Fork me on GitHub

List接口

1.List接口特点

  • 有序的集合,存储元素和取出元素的顺序是一致的
  • 有索引,包含了一些带索引的方法
  • 允许存储重复的元素

2.List接口中带索引的方法

1
2
3
4
5
6
public void add(int index,E element);  //将指定的元素,添加到集合中的指定位置
public E get(int index); //返回集合中指定位置的元素
public E remove(int index); //移除列表中指定位置的元素,返回的是被移除的元素
public E set(int index,E element); //用指定的元素替换指定位置的元素,返回值是更新前的元素

//注意:操作索引时,一定要防止索引越界异常

3.ArrayList

(1)ArrayList集合数据存储的结构是数组
(2)元素增删慢,查找快

4.LinkedList

(1)LinkedList集合的特点

  • 底层是一个链表结构:查询慢,增删块
  • 里边包含了大量操作首尾元素的方法

(2)常用方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public void addFrist(E e);   //将指定元素插入到此列表的开头
public void addLast(E e); //将指定元素插入到此列表的结尾
public void push(E e); //将元素推入此列表所表示的堆栈

public E getFrist(); //返回此列表的第一个元素
public E getLast(); //返回此列表的最后一个元素

public E removeFrist(); //移除并返回此列表的第一个元素
public E removeLast(); //移除并返回此列表的最后一个元素
public E pop(); //从此列表所表示的堆栈处弹出一个元素

5.Vector

(1)Vector类可以实现可增长的对象数组
(2)Vector是同步的,单线程的

泛型的使用

1.泛型类和泛型方法

(1)格式
1
2
类名<泛型>
方法名(泛型)
(2)示例

例如
a.泛型类

1
2
3
4
5
public class MyClass<T>{
public void print(T t){
System.out.println(t);
}
}

b.实现方法

1
2
3
4
5
6
7
8
9
public class Test0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MyClass<String> mc1 = new MyClass<>();
mc1.print("hello1");

MyClass<Integer> mc2 = new MyClass();
mc2.print(99);
}
}

2.泛型接口和泛型方法

(1)格式
1
2
接口<泛型>
方法名(泛型)
(2)示例

例如
a.接口

1
2
3
public interface MyInter<O>{
public abstract void print(O o);
}

b.接口实现

1
2
3
4
5
6
public class MyInterImpl<O> implements MyInter<O>{
@Overide
public void print(O o){
System.out.println(o);
}
}

c.调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public class Test0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MyInterImpl<String> m1 = new MyInterImpl<>();
m1.print("world");

MyInterImpl<Double> m2 = new MyInterImpl();
m2.print(8.8)

}
}

3.泛型通配符

(1)概念
1
2
3
4
5
6
7
8
9
泛型的通配符
?:代表任意的数据类型
使用方式:
不能创建对象使用
只能作为方法的参数使用
泛型的上限限定
? extends E 代表使用的泛型只能是E类型的子类/本身
泛型类的下限限定
? super E 代表使用的泛型只能是E类型的父类/本身
(2)示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public class Test0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emo1();
}
private static void demo1() {
ArrayList<String> list1 = new ArrayList<>();
list1.add("hello");
list1.add("world");
list1.add("beatiful");
print(list1);

ArrayList<Integer> list2 = new ArrayList<>();
list2.add(100);
list2.add(200);
list2.add(300);
list2.add(500);
print(list2);
}
/**
* 泛型通配符的使用
* @param list
*/
private static void print(ArrayList<?> list){
for (Object o : list) {
System.out.println(o);
}
}
}

Collection集合

1.Collection常用方法

1
2
3
4
5
6
7
boolean add(E e);       //向集合中添加元素
boolean remove(E e); //删除集合中的某个元素
void clear(); //清空集合中的所有元素
boolean contains(E e); //判断集合中是否包含某个元素
boolean isEmpty(); //判断集合是否为空
int size(); //获取集合的长度
Object[] toArray(); //将集合转换为一个数组

2.Iterator迭代器:对集合进行遍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常用方法
boolean hasNext() //如果仍有元素可以迭代,则返回true判断集合是否还有元素
E next() //返回迭代的下一个元素,取出集合中的下一个元素

Iterator迭代器是一个接口,无法直接使用,需要使用Iterator接口的实现类对象,获取实现类的方式比较特殊
Collection接口中有一个方法iterator(),这个方法返回的就是迭代器的实现类对象

迭代器的使用步骤(重点)
1.使用集合中的方法iterator()获取迭代器的实现类对象,使用Iterator接口接收(多态)
2.使用Iterator接口中的方法hasNext()判断是否还有元素
3.使用Iterator接口中的方法next()取出集合中的下一个元素

3.集合的两种遍历方式

(1)使用迭代器遍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迭代器的使用步骤(重点):
1.使用集合中的方法iterator()获取迭代器的实现类对象,使用Iterator接口接收(多态)
2.使用Iterator接口中的方法hasNext()判断是否还有元素
3.使用Iterator接口中的方法next()取出集合中的下一个元素

Collection<String> coll = new ArrayList<>();
coll.add("科比");
coll.add("詹姆斯");
coll.add("杜兰特");
coll.add("库里");
coll.add("乔丹");

Iterator<String> it = coll.iterator();

while(it.hasNext()){
String e = it.next();
System.out.println("我最爱的球星有:"+e);
}
(2)使用增强for循环遍历集合
1
2
3
4
5
6
7
8
9
10
增强for循环底层使用的也是迭代器,使用for循环的格式,简化了迭代器的书写
是JDK1.5之后出现的新特性
tips:增强for循环必须有被遍历的目标,目标只能是Collection集合或数组,增强for循环仅仅作为遍历操作出现

for(数据类型 变量名:容器对象){
//循环体语句
}
for(String s:coll){
System.out.println(s);
}

Object类常用API

1.System类

(1)成员方法
1
2
3
public static Long currentTimeMillis()    //返回以毫秒为单位的当前时间
public static void arraycopy(Object src,int srcPos,Object dest,int destPos,int Length) //将数组中指定的数据拷贝到另一个数组中 src - 源数组 srcPos -源数组起始位置 dest - 目标数组 destPos - 目标数组起始位置 Length - 要复制的数组元素的个数

2.StringBuilder类

(1)构造方法
1
2
3
StringBulider();            //创建一个空的字符串缓冲区对象

StringBulider(String str); //根据传入的内容创建一个字符串缓冲区对象
(2)成员方法
1
2
3
StringBuilder append(Object obj); //添加内容
StringBuilder reverse(); //反转内容
String toString(); //将缓冲区内容转换为字符串

3.包装类

(1)装箱
1
2
3
4
5
6
7
8
9
10
构造方法
Integer(int value) //构造一个新分配的Integer对象,它表示指定的int值
Integer(String s) //构造一个新分配的Integer对象,它表示String参数所指的int值 如“100” 注意:“a”是不行的

静态方法
static Integer valueOf(int value) //返回一个表示指定int值的Integer实例
static Integer ValueOf(String s) //返回保存指定的String的值的Integer对象

成员方法(拆箱)
int intValue() //以int类型返回该Integer的值

4.字符串与基本数据类型的转换

(1)基本数据类型转换为字符串

a.基本类型数据与“”相连接即可

1
2
String s1=100+"";
String s2=28.02+"";

b.使用包装类中的静态方法

1
static String toString(int i)       //返回一个指定整数的String对象

c.使用String类中的静态方法

1
static String valueOf(int i)        //返回int参数的字符串表示形式
(2)String类型转换为对应的基本类型:使用包装类的静态方法parseXX(“字符串”)方法
1
2
3
4
5
6
7
public static byte parseByte(String s)     //将字符串转换为对应的byte基本类型
public static short parseShort(String s) //将字符串转换为对应的Short基本类型
public static int parseInt(String s) //将字符串转换为对应的int基本类型
public static long parseLong(String s) //将字符串转换为对应的long基本类型
public static float parseFloat(String s) //将字符串转换为对应的float基本类型
public static double parseDouble(String s) //将字符串转换为对应的double基本类型
public static boolean parseBoolean(String s) //将字符串转换为对应的boolean基本类型

读书笔记-《精进 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一.时间之尺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时间

1.活在全部的现在,从当下出发,联结过去和将来

(1)不同场合 不同视角
  • 第一种是积极过去视角,具有这种视角的人总以积极的心态往回看,他们是怀旧的,经常怀念过去美好的事情,珍视亲情和友情,对已经拥有的东西怀有感恩之心。但这样的人容易忽视当下的快乐
  • 第二种是消极过去视角,具有这种视角的人总以消极的心态往回看,他们经常回忆人生中的负面经历,沉浸在以前的伤害中无法自拔,因而出现心理问题的风险比较大
  • 第三种是享乐主义视角,具有此种视角的人总以享乐的心态看待当下,他们认为及时行乐是第一要务,回首过去和展望未来都无太大必要,尽情享受当下便好了。他们的幸福感比较高,但出现成瘾行为如吸烟、酗酒或暴饮暴食的风险比较大
  • 第四种是宿命论视角,他们对现时发生的事情感到无能为力,认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自己只能顺从和忍受外界的安排
  • 第五种是未来视角,他们具有前瞻性,更关注有待完成的目标和任务。为了完成未来的目标,他们愿意舍弃当下的享乐,时间的利用更有效率,因而更容易取得比较高的成就。但是由于一直为未来担心,所以幸福感并不强
(2)多采用积极过去视角,享乐主义视角和未来视角,并且在三者中取得平衡
  • 在工作场景中以未来视角为主是合适的
  • 积极过去视角适合在与家人一起时引发
  • 当自己疲惫时,采用享乐主义视角
  • 用未来视角工作,用享乐主义视角生活
(3)建议
  • 生活在当下——不瞻前顾后,不左顾右盼,不患得患失;
  • 严肃地对待时间——审慎、郑重地思考时间对我们的价值并用好它;
  • 留意自己拥有的空间并享受它——找到自己的“独享时刻”,不要疲于奔命;
  • 反思自己和其他人的时间视角——认识到自己和他人时间视角的异同,换位思考;
  • 从现在出发联结过去——过去并没有远去,它对今天仍具有意义;
  • 并不完全沉浸于过去——比过去更重要的是现在;
  • 制订实现目标的计划——未来视角让我们的行动更加有序;
  • 平衡计划和非计划时间——由于随机性和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我们的生活并不能完全被计划,平衡计划和非计划就是在未来视角和现在视角之间找到平衡点;
  • 视未来存在于当下——未来并非遥不可及,它就出现在即将到来的每一分每一秒;
  • 对未来保持积极的态度——既然未来难以预测,那么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它能让我们在当下更有行动力。

2.对五年后的自己提问,如何解决远期未来与近期未来的冲突

(1)两种未来视角下的思维差异(近期未来与远期未来)
  • 未来的几个小时,几天,几周可以说是近期未来,未来的几年则是远期未来
  • 远期未来的视角下,人们倾向于用抽象,概括的方式去思考,远期未来视角下的想法常常缺乏细节,更多考虑的是这件事情对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 近期未来视角下,人们更容易到具体的情境中去考虑,想的更多的不是“要不要做”,而是“怎么去做”
(2)处理“近期未来”和“远期未来”可以采用两个策略
  • 是远期未来的目标更加具体化,情境化和可实施
  • 降低近期未来中的“非期望行为”的便利性,主动增加挑战的难度

3.我们总是在重复地抓起沙子,把时间花在值得做的事情上

(1)如何评判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 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评估:
  • 一是这件事在当下将给我带来的收益大小,简称为“收益值”;
  • 二是这项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简称为“收益半衰期”,半衰期长的事件其影响灰持续较久
(2)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大多数事情都可以从这两个角度来衡量,由此得到由这两个角度组合成的四类事件
  • 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找到真爱;学会一种有效的思维技巧;与“大牛”进行一场意味深长的谈话。
  • 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买一件当季流行的衣服;玩一下午手机游戏;以“扶墙进、扶墙出”的方式吃一顿自助餐。
  • 低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练一小时书法;背诵三首诗;读懂哲学著作的一个章节;多重复一组技能练习;认真地回复一封友人的邮件。
  • 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挑起或参与一次网络掐架;漫无目的地刷微博;使用社交软件窥视陌生人的隐私。
(3)少做短半衰期事件,“采铜法则“,这个法则暗含着两层含义:
  • 收益值的高低无关紧要,只要不是短半衰期的事情,只要这个收益可以被累加,就尽管去做。
  • 不要只盯着那些“高大上”的事情。一些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只要对你有长期的益处,仍旧可以去做。
(4)长半衰期事件指南
  • 积累可信的知识
  • 训练实践技能
  • 构建新的思维模式
  • 提升审美品味
  • 反思和总结个人经历
  • 保持和促进健康
  • 建立和维持相互信任的关系
  • 寻找和获得稀缺性资源
  • 探索、提出独创性的构思或者发明
  • 获得高峰体验
(5)辨别生活中的信息噪音
  • 过滤掉信息噪音,少读片段化的信息

4.“快”与“慢”的自由切换,为什么我们的时间永远不够用

(1)工作要快,生活要慢
  • 尽可能求快的事情:做家务等体力劳动,完成常规的事务性工作,完成简单的执行性任务,常用商品的线上线下购买,注定无法达成共识的争吵和争论等。
  • 尽可能求慢的事情:与家人共度闲暇时光,欣赏艺术作品,自我反思,思考重大决策,创造性活动中的酝酿过程,为一个挑战性任务做好准备等
(2)提升事件的使用深度
  • 减少被动式休闲的比例,保持至少一项长期的业余爱好

二.寻找心中的“巴拿马” 如何做出比好更好的选择

1.从终极问题出发 以人生最高目标作为第一原则

(1)更高的标准,才会有更好的选择
  • 一个成熟的人,他的标准来自于他的内心,而大多数人,却受环境所左右
  • 我们应该给自己设立更高的标准,而不是随着环境随波逐流
(2)你内心真正的渴望是施什么
  • 最高目标,并不是指那些可以被度量且数量力求最大化的目标,而是指从整个人生来看最有意义和最有价值的目标
  • 要找到自己的最高目标
  • 为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我们就可以发现更多更好的选项,做出更加完美的决定

2.逃离隐含假设的牢笼 发现人生中的更多可能选项

(1)我们是如何走入两难困境的?
(2)当我们在人生中遇到某个无法摆脱的僵局时,先不妨试试这三步:
  • 1.找出潜意识中的隐含假设;
  • 2.识别隐含假设中的不合理性,进行校正;
  • 3.形成新的更灵活的思维框架,在此基础上思考出“可能选项”并进行尝试。
(3)四种最普遍的隐含假设
  • 第一个典型的隐含假设是“赛道假设”。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就是赛道假设的体现
  • 第二个隐含假设是“低关联假设”。暗自认同这种假设的人认为,人生的种种经历之间相互独立,不存在什么关联
  • 第三个隐含假设是心理学中讲的“僵固型心智”(fixed mindset)。暗自认同这种假设的人会用一种固定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能力,其中很多人会认为自己的天赋不够,或者智商平平,于是在遇到一些挫折时就自怨自艾,失去了继续努力的勇气。与之相对的是“成长型心智”(growth mindset),拥有这种心智的人认为智力和才能是可以通过努力不断增长的,因而并不惧怕短期的失败,反而会愈挫愈勇,这样的人往往能获得更高的成就
  • 第四个隐含假设是“零和博弈”。暗自认同零和博弈假设的人,在人与人的竞争中,更倾向于从别人那里争夺利益,而很少去构想双赢的方案。
(4)新的思维框架,探寻新的可能:三大思维框架,一是“目标悬置”,二是“能力嫁接”,三是“特性改造”
  • 目标悬置,就是把你的目标停下来,放一放,并不是放弃,而是悬置
  • 能力嫁接,能力是可以迁移的,某一领域的能力,也可以在某些其他领域有用武之地
  • 特性改造,改造自己的工作,包括挑战时间分配,优化工具,改善与同事的关系,影响上司的想法活思路;改造“爱好”的常见方法就是把对一件事情的“消费型兴趣”升级为“生产型兴趣”

3.克服天性中的选择弱势 选择太多怎么办?

  • 运用精细化思考来克服天性中的选择弱势
  • 其常用方法是维度分析法

4.人生是持续而反复的构造 校正选择,做出建设性的改变”

(1)不要因为预设规则,而放弃个人追求
(2)重新选择,并不用全部推倒重来

三.即刻行动 最有效的,是即刻行动

1.“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不管怎样,只要开始就好

2.精益创业的行动启示 把“未完成”变成“已完成”

(1)一个人的“最小化可行产品”是什么
(2)产品的概念
  • 1.“产品”不是过程,而是结果;
  • 2.“产品”不是对原料、素材的简单堆积,而是对它们结构性的整合和组织;
  • 3.“产品”不是创制者锁在自己保险箱里的东西,而要能被其他人使用和检验;
  • 4.“产品”能独立对世界产生影响,它应该能创造出正向的价值,使人受益;
  • 5.“产品”也是一种媒介。
(3)我们永远无法完全准备好
(4)把批评当作一种信息对待
(5)对产品不断修正
(6)精益创业的方式去走向人生的成功,便要做到这三点:
  • 1.克服“过度准备”的惯性,向前一步,把未完成的事情完成;
  • 2.克服“自我防卫”的心态,乐于接受反面意见并加以慎重地审视;
  • 3.克服“沉没成本”的固执,有勇气否定并重新构造自己的产品。”

3.像Photoshop一样分解任务 从工作的核心区开始

(1)“核心思考区间”的工作不可中断
  • 任务转换”的转换消耗是十分巨大的
  • 任务分解的“三明治模型”,拿到任务后,先找到这个任务的核心思考区间,先啃硬骨头,后面再轻松扫尾
(2)对不同认知类型的工作分层处理
(3)集中处理同性质的工作

4.三行而后思 在实践中,通过复盘积累智慧

(1)行动先于思考的价值
  • 从理论出发不一定能指导实践,只有在实践中通过反思积累的知识才能指导实践
  • 先行动后反思,可能会反过来发展我们的认识
(2)我们应该如何反思
(a)信息
  • 在做这件事时我利用了哪些信息?其中哪些信息是最关键的?
  • 这些信息是从哪些渠道中得来的?哪些渠道被证明是很有价值的?
  • 我可能遗漏了哪些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怎么得到?
(b)预期
  • 在做事之前,是否对事情的过程和结果形成了正确的预期?
  • 我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预期?是什么造成了预期和事实之间的偏差?
  • 我的预期是否促进或者阻碍了事情的进程?今后应该如何管理自己的预期?
(c)结果
  • 怎样描述这件事的结果?怎样评价这件事的结果?
  • 在描述和评价这件事的结果时我用了哪些指标?这些指标是否需要改进?
  • 结果需要哪些改进?如何改进?
(d)进度
  • 事件的进度合适吗,是太快了还是太慢了?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 当进度出现问题时使用了哪些手段进行干预?效果如何?为什么效果理想或者不理想?
(e)工具
  • 在完成这件事情的过程中,我使用了哪些工具?
  • 哪些工具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哪些工具起到了阻碍作用?
  • 如何改进现有的工具使其发挥更好的功效?
(f)情绪
  •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的情绪状态是什么样的?是否出现过情绪失控的情况?是什么引发的?
  • 我是否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在这期间使用了什么方法?是否需要改进?
(g)阻碍
  •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哪些阻碍?其中最重大的阻碍是什么?
  • 我是如何应对这些阻碍的?取得了什么效果?
  • 这些阻碍中哪些会长期存在?我需要通过什么持续的努力来减少这些阻碍?
(h)优势
  •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发挥了什么样的优势?是否有什么优势还没有利用和发挥的?
  •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的主要收获有哪些?我的哪些知识和能力得到了提升?
  • 我可以向做同类事情的其他人学习什么?他们有哪些优势是我不具备的?
(i)缺憾
  •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的遗憾有哪些?最大的遗憾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个遗憾?
  •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暴露了哪些缺点?其中哪些缺点是必须且迫切需要改正的?
  • 关于这件事,别人对我有什么批评和评价?他们的批评有哪些可取之处?
(j)意义
  • 这件事对我来说最大的意义是什么?对我的短期生活和长期生活分别有什么影响?
  • 这件事对周围人、对社会、对整个世界和对地球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 我发现了哪些意想不到的意义?
(3)及时反思,梳理反应链于意外现象
  • 保证及时性,反思一定要及时,及时的意思是,在做完一件事之后几分钟内就开始反思,因为这个时候你的记忆中保存了大量事件相关的细节,你记忆中的遗忘和扭曲是最少的,于是你的反思就会忠实于事情的原貌。
  • 梳理“反应链”,反思一件现实发生的事情时,我们也应看到这件事它是如何开始、如何发展、如何转折、如何结束的,它背后的动因、阻力以及关键节点是什么,这些相关的因素又是如何串联起一条完整的“反应链”的
  • 注意意外现象,关注意外事件就是打开我们认知局限性的方法

四.怎样的学习,才能够直面现实 如何成为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

1.找到一切学习的向导 好的学习者,首先要向自己提问

2.不要只做信息的搬运工 通过解码,深入事物的深层

3.技能,才是学习的终点 你能够调用的知识有多少?

4.分离的知识,难以解答真正的现实 让不同的知识发生化学作用

五.向未知的无限逼近 修炼思维,成为真正的利器

1.大脑需要“断舍离” 简化,是清晰思考的前提

2.迎接“灵光乍现”的时刻 让潜意识为你工作

3.思考可以有自己的形状 将思维转化为图像

4.世界上没有轻而易举的答案 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做到周密思考

六.努力 是一种最需要学习的才能 不断优化你的“努力”方式

1.努力本身就是一种才能 努力需要有效的策略

2.没有突出的长板最危险 专注发展自己的优势才能

3.你是“差不多先生”吗? 绝不苟且,才能做到极致

4.挑战是设计出来的 不断为自己设计“必要的难度”挑战

5.不痛苦地坚持到底 只有深入下去,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兴趣

七.每一个成功者,都是唯一的创造成功,而不是复制成功

1.“学渣”与“学霸”都不是好选择 做一个主动探索的学习者

2.从“游乐场”到“荒野求生” 怎样从大学走向社会?

3.独特性,就是最好的竞争力 请坚持你的与众不同!

读书笔记-《程序员的思维训练 开发认知潜能的九堂课》

一.绪论

当前最重要的两项技能是

  • 沟通能力
  • 学习和思考能力

二.从新手到专家的历程

2.2德雷福斯技能获取模型:概括了从新手到专家必须经历的5个阶段

  • 1.新手

    • 需要的规则:“当X发生时,执行Y”,换言之需要一份指令清单
  • 2.高级新手

    • 高级新手不想要全局思维
  • 3.胜任者

    • 胜任者能够主动探寻并解决问题,但是没有足够的能力反思和自我纠正
  • 4.精通者

    • 精通则需要全局思维,并且能够自我纠正,精通者可以充分利用思考和反馈
  • 5.专家

    • 专家凭直觉工作,专家非常擅长做有针对性的特征匹配

2.3现实中的德雷福斯模型:赛马和赛羊

  • 提升技能水平的三个转变

    • 1.从依赖规则向依赖直觉转变
    • 2.观念改变: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相关度等同的所有单元的集合体,而是一个完整和独特的整体,其中只有某些单元是相关的
    • 3.从问题的旁观者转变为问题涉及的系统本身的一部分
  • 技能分布的糟糕事实

    • 大多数人都是高级新手
  • 专家不等于老师

    • 专家与众不同之处是他们使用直觉和在情境中识别模式的能力
    • 直觉和模式匹配能力超载了显性知识

2.4有效地使用德雷福斯模型

  • 成为专家需要辛勤工作以及实践,积极的实践需要四个条件

    • 1.需要一个明确定义的人物
    • 2.任务需要有适当难度
    • 3.任务环境可以提供大量反馈,以便于你采取行动
    • 4.提供重复犯错和纠正错误的机会
  • 稳步做这种实践需要“十年”时间

  • 一旦你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在别的领域成为专家就更容易

2.5警惕工具陷阱

  • 如果你需要创造力,直觉或者独创能力,避免使用形式方法
  • 不要屈服于工具或模型的虚假权威,没有什么能够代替思考

2.6再一次考虑情境

  • 新手需要与情境无关的规则
  • 而专家使用与情境相关的直觉

2.7日常的德雷福斯模型

  • 要获取专业技能,需要做到以下几项

    • 培养更多的直觉
    • 认识到情境和观察情境模式的重要性
    • 更好的利用我们自己的经验

三.认识你的大脑

3.1 双CPU模式

  • L型(线性模式):线性处理风格

    • L型让你细致工作并实现目标
  • R型(富模式):异步,综合处理风格

    • R型对直觉,问题解决和创造性非常重要
    • R型搜索引擎不受直接意识的控制
    • R型是异步的,它作为后台进程运行,处理过去的输入,努力挖掘自己需要的信息

3.2 随时(24 X 7)记录想法

  • R型是不可预测的,因此需要为此做好准备,及时记录自己的想法

  • 捕获所有的想法并从中获益更多

  • 记录工具

    • 钢笔和笔记本
    • 索引卡片
    • PDA记录软件
    • 语音备忘录
    • 记事本

3.3 L型和R型的特征

  • L型处理特点:L型提供以下9种能力

    • 1.语言能力:使用词语来命名,描述和定义
    • 2.分析能力:有理有据分析事情
    • 3符号能力:用符号表示事物
    • 4.抽象能力:抽取小部分信息(本质),并用其表示事物整体
    • 5.时间能力:遵时循序
    • 6.推理能力:基于理智和事实得到结论
    • 7.数字能力:使用数字计数
    • 8.逻辑能力:基于逻辑(定理,明确的论点)得出结论
    • 9.线性思维能力:按照关联,依序推演问题和思考,经常会得出收敛性结论
  • R型处理特点:R型提供的能力

    • 1.非语言
    • 2.非理性
    • 3.综合
    • 4.空间性
    • 5.具体
    • 6.直觉
    • 7.分析
    • 8.全面
  • 为何要强调R型

    • 因为R型能够提供直觉,这是成为一名专家所迫切需要的
    • 诀窍:综合学习与分析学习并重

3.4 R型的崛起

  • 设计胜于功能:商品化意味着美学品味的竞争

  • 吸引力更有效

    • 积极的情感对学习和创造性思维非常关键
    • 处于“高兴”的状态可以扩展你的思维过程,激活更多的大脑物质
    • 当你害怕或者生气(消极情绪)时,你的大脑开始停止提供多余的资源,并为反抗或者逃跑做准备

3.5 R型看森林,L型看树木

  • 如果你想发现全局,整体的模式,你需要R型
  • 如果需要分析部分和细节,你需要L型

3.6 DIY脑部手术和神经可塑性

  • 人类大脑具有可塑性
  • 神经可塑性(大脑可塑性本质)也意味着你能够学习的最大容量或者你可以获得的技能数量是不固定的
  • 持续使用和实践的技能会逐渐占据统治地位,大脑就会有更多的部位被关联起来
  • 较少使用的技能会失去“阵地”,不使用就失去,大脑会把更多的资源用于你做的多的事情

四.利用右脑

4.1 启动感官输入

  • 要投入更多脑物质去解决问题和发挥创造力就是激活更多的神经通路,它意味着扩大感官参与范围,使用与平常不同的感官
  • 多利用感官反馈,刺激你的大脑

4.2 用右脑画画

  • 绘画即是观察
  • 绘画是一种R型活动,绘画需要观察,这种可视的洞察力是一项R型任务
  • 常见的休闲活动都能够激活R型并停止L型的占用:听音乐,绘画,静思,慢跑,针线活,攀岩等等
  • 想要获得真实的洞察力,需要关闭L型,启动R型做其最适合的工作

4.3 促成R型到L型的转换

  • 更好的同步L型和R型,保证整个大脑可以工作的更好更有效率

  • 可以尝试攀岩,先经历多感官的,亲身实践的情境(R型),再通过L型学习会更有学习效果

  • 罗扎诺夫教学法:让R型打头阵,然后转到L型去“生产”出来,两者协调一致

  • 思维的两种方式天生就是一起工作的:首先运用类比方法来解决关联性,理论型的问题,然后运用分析法来验证你的想法

  • 酒醉写作,酒醒修改

  • 较差的草稿初案:要避免追求完美的冲动想法

  • L型与R型协调工作的另外几种方式

    • 结对编程:一人使用L型方式(树木),另一人使用R型方式森林)
  • 隐喻相通

    • L型和R型在隐喻上(创建类比的过程中)相通
    • 隐喻是一种激发创造力的强大技术
    • 使用隐喻作为L型和R型相融之所
  • 并列参照系

    • 从一个自完备的参照系到另一个不同的,意想不到的,不相容的参照系的突然切换是一个强大的隐喻基础
    • 这两种体系的连接点称为异类联想
    • 当异类联想时,这种联系越不可能,创造性的成果就越大
    • 可以使用随机并列来创建隐喻
  • 系统隐喻

    • 一个足够丰富的隐喻有助于指导系统的设计和解决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提出衍生式隐喻时很困难的
  • 讲个笑话吧

    • 幽默反映了思维,学习和创造所必须的重要能力,它与联系有关
    • 幽默往往就建立在识别关系并扭曲关系的基础之上
    • 幽默的能力都来自于发掘或扩展常规之外的关系,真正突破思维界限
    • 培养幽默感以建立更强大的隐喻

4.4 收获R型线索

  • 你已经知道

    • 你可能已经拥有伟大的想法或者知道如何解决那个棘手的问题
    • 你的大脑存储着它接收到的一切收入,但是虽然存储着,但它不一定会索引这些记忆
  • 许多想法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 收获R型识别的两种不同方法

    • 图像流

      • 图像流就是一种用于收集R型意象的技术,其基本思路是有意观察心理意象,即密切关注,并在心里回想一下
      • 图像的来源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解释它
    • 自由日记

      • 另一种利用R型潜意识能力的简单方法就是书写

      • 晨写技术

        • 规则

          • 1.晨写是早晨要做的第一件事
          • 2.至少写三页,手写,不需要键盘,电脑
          • 3.不要审查删减你写的东西,不论是优秀的还是陈腐的。直管写下来
          • 4.坚持天天写
        • 晨写让毫无防备的大脑倾倒想法

      • 养成一种收集思维大卵石的习惯,一旦有了积累,造墙的过程就会很容易

    • 利用散步

      • 迷径是一种沉思工具
      • 迷径提供了唯一的路径,因此无需做出选择,这样走路不仅给L型一点事做,也同时调动了R型
      • L型是主动性的:当你集中注意力时,L型就在工作
      • R型则不同,你不能命令它,只能邀请它,不能强制命令

4.5 收获模式

  • 用武术来提高注意力

  • 代码中的模式

    • 代码,一次编写,多次阅读
    • 请努力使用一致的排版提示来辅助可视化知觉
  • 换换脑子

    • 拥有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关键在于寻找思考问题的不同方式。不同的关联会强制R型发起不同的搜索,这样新的素材可能立即就会出现
    • 改变问题的角度,比如把问题倒过来
  • 改变有益

    • 变化对大脑有益,因为它们有助于改变关联,防止出现神经惯例

4.6 正确理解

  • 不能单独使用R型或L型,需要组织学习和思维过程以支持R型到L型的转换
  • 开始追寻细微线索,收获R型的现有输出,通过类似晨写,写作和非目的性思维等技术增加R型工作的机会
  • 请随时记录下R型输出的精辟领悟。不论何时,不论何地

五.调试你的大脑

5.1 了解认知偏见

  • 认知偏见

    • 思维定势

      • 只是看到一个数字就会影响你随后对数字的预测和决定
      • 比如商店有100本书等待出售,现在一本书卖你85块,你就会停留在数字100上,而85就会听起来很便宜
    • 基本归因错误

      • 我们倾向于把别人的行为归因于他们的个性,而不去考虑行为发生时的情境
      • 行为经常是对情境的响应而不是基本的个性使然
    • 自私的偏见

      • 这种偏见使人们相信,项目的成功是我的功劳,失败则与我无关
      • 这种行为可能是一种个人防御机制导致的,但记住你也是系统的一部分,无论结果好坏
    • 需要定论

      • 我们对疑问和不确定性感到不舒服,因此我们会竭尽全力解决未有定论的问题,一处不确定性,进而得出结论
      • 但不确定性也是一件好事:它让你的选择是开放的
    • 认可上的偏见

      • 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成见和喜好原则来选择相应的事实
    • 曝光效应

      • 我们往往只因为非常熟悉某些事物而对它有所偏爱
      • 这包括不再好用,甚至会出错的工具,技术或者方法
    • 霍桑效应

      • 人们在知道自己正被审视时,往往会改变自己的行为
      • 但随后新鲜感逐渐减弱,聚光灯转移后,所有人都无情地回到了原来的行为状态
    • 虚假记忆

      • 大脑很容易把想象的事件和真实的记忆混淆
      • 我们易于受到暗示的影响
      • 记忆在大脑中不是静态写入的,相反,它是一种主动过程,非常主动以至于每一次读取都是一种写入
    • 符号约简谬论

      • L型非常乐于提供一个快速的符号来表示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者系统
      • 这至少丢失了细节,有时甚至是事物的真相
    • 名词谬论

      • 它是符号约简谬论的一种形式
      • 以为给事物贴上标签就意味着能够解释或者取理解它
  • 预言的失败

    • 我们总假定事件差不多形成了一种稳定,线性的递进,原因和结果都很简单,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 黑天鹅事件:意想不到的事件改变历史
    • 科学研究很容易被误解,是因为大多数人不善于统计分析,他们往往把相关性说成因果关系
  • 克服认知偏见的建议

    • “很少”并不意味着“没有”,黑天鹅现象警示我们不要把未观察到的或者罕见的事件认定为不可能

    • 推迟下结论

      • 我们对定论的渴望意味着我们总是努力消除不确定性。但是过早的下结论减少了你的选择,甚至可能消除了成功的选择
      • 诀窍19:适应不确定性
      • 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来减少不确定性:比如通过明确的概率进行猜想
  • 难以回忆

    • 记忆是靠不住的,旧的记忆会随着时间改变,这反而会让你以为某些误解和偏见是对的
    • 不要仅仅依赖你的记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 诀窍20:信任记录而不是记忆,每一次思维的输出都是一次输入

5.2 认清时代的影响

  • 偏见会随着时间改变:驱动另一代人的偏见和驱动你以及你同龄人的偏见就不一样

  • 你是时代的产物,你父母和同龄人的态度,哲学观和价值观对你有重大影响

  • 广义概括年代人的特征

    • 大兵的一代:1901-1924

      • 务实,地道的美国建设者
    • 沉默的一代:1925-1942

      • 穿灰色法兰绒的墨守成规者
    • 婴儿潮的一代:1943-1960

      • 道德仲裁人
    • X一代:1961-1981

      • 自由选手
      • 天生不信任组织,他们形成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创业潮
      • 乐于前进
    • 新千年的一代:1982-2005

      • 忠诚,不冒险
      • 观念从个体主义转为集体主义
      • 强调公民理念
    • 祖国的一代:2005-

  • 每一代人都会对前一代人的缺点做出反应,随着时间推移,就会形成一种重复模式

  • 四种时代原型及其主要特征

    • 英雄(大兵的一代,新千年的一代):利益共同体,富裕
    • 艺术家(沉默的一代,祖国的一代):多元化,专业知识,法定诉讼程序
    • 先知(婴儿潮的一代):高瞻远瞩,价值观
    • 游牧民族(X一代):自由,生产,荣誉
  • 一种原型创造了其反面类型

  • 诀窍21: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

  • 要想避免你所处时代的特有偏见,最好的方法是保持多样性

5.3 了解个性倾向

  • 个性倾向分为四大轴线领域

    • 1.外向(E)与内向(I)

      • 外向的人了与与人交往并参加社会活动
      • 内向的人具有领地意识,需要私人的精神和环境空间,内向的人从独立的活动中获得力量,厌倦社会活动
      • 75%的人偏于外向型,25%的人则希望单独呆着
    • 2.感觉(S)与直觉(N)

      • 感觉型的人强调可行性和事实,完全基于当时的细节
      • 直觉型的人富有想象力,喜欢比喻,创新力强,能够看到多种可能性
      • 直觉型的人可能还没等到完成手头上的事情就跳到一项新的任务上去了
      • 感觉型的人认为这种做法浮躁,直觉型则任务感觉型迂腐
      • 75%的人是感觉型,25%的人是直觉型
    • 3.思考(T)和情感(F)

      • 思考型的人给予规则做出决定
      • 情感型的人除了考虑适当的规则之外,还会评估个人和情感的影响
      • 对于情感型来说,思考型的人对规则的严格遵守看起来十分冷血
      • 而思考型却觉得情感型的人太感情用事
      • 两种类型的人占比是一半一半
    • 4.判断(J)与知觉(P)

      • 如果你非常喜欢早下结论,你就是J型,J型知道做出结论才会感到舒服
      • P型则是会在做出决定后感到不安
      • 这两种类型占比是一半一半
  • 在某种情况下别人的反应行为和你所设想的不一时,他们并不是疯了,懒惰或者非常难以相处,只是个性倾向不一样

  • 你无法改变别人

  • 诀窍22:尊重不同人的不同性格

5.4 找出硬件问题

  • 大脑的低层次处理称为蜥蜴逻辑

  • 蜥蜴逻辑

    • 战斗,逃跑或者恐惧

      • 无论是真的攻击还是一种自我感知,都会立刻唤醒意识,准备开始拼命活着逃跑,如果太糟糕则会被吓呆
      • 当你正在做陈述时忽然有人针对你的工作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此时这种表现尤为明显
    • 立刻行动

      • 一切都是立刻,自动的。
      • 没有思考和计划,只是跟从你的冲动,关注最令人兴奋的东西而不是最重要的东西,比如回复邮件和即时消息或者上网
    • 领头意识

      • 拼命成为领头人
      • 这样你可以任意对待手下人
    • 守卫领土

      • 绝不共享信息,秘诀,技巧或者办公空间
      • 如果别人做事没有叫上你,你就会出口伤人,并要求知道为什么没有包括你
    • 受到伤害,愤愤不平

      • 不努力解决问题,而是花费所有精力来责怪别人
    • 像我这样==好,不像我这样==坏

  • 见样学样

    • 情绪是可以传染的
    • 如果你和幸福,乐观的人在一起,你的心情就会提升
    • 如果和你相处的人都沮丧,悲观并认为是自己失败者,你也会开始觉得自己是个沮丧,悲观的失败者
    • 态度,信念,行为,情感都是可以传染的
  • 进化行为

    • 蜥蜴式的行为是固有的大脑关联,不是较高层次的认知思维过程
    • 思考需要时间,而蜥蜴式的行为则要迅速的多,也不需要多少努力
  • 天堂还是地狱

    • 互联网的时间绕过来新大脑皮层,将我们原始反应暴露无疑
    • 它允许你充分发泄你的最初本能反应,不论是通过电子邮件,博客评论还是即时消息。
    • 诀窍23:像高级动物一样行动,请做深呼吸,而不要张口嘶鸣

5.5 现在我不知道该思考什么

  • 直觉是一种强大的工具,他是专家的标志,但是你的直觉可能完全错误

  • 应对方案是创造一个R型到L型的转化,即刚开始思考是全局性和经验性的,然后转化到更常规的实践和技能,从而实现学习过程

  • 由直觉引导,后面跟着可证明的线性反馈

  • 诀窍24:相信直觉,但是要验证

  • 测试你自己

    • 当你坚信某件事情时,问问自己原因:

      • 你怎么知道的?
      • 谁说的?
      • 有什么特别的?
      • 我的做法会如何影响你?
      • 与什么或者跟谁比较?
      • 这总是发生吗?您能想到一个特例吗?
      • 如果你这样做了(或者不这样做)会怎么样?
      • 是什么阻止了你?
    • 如果你认为自己已经明确了一些事情,那么试着解释一下它的反面,有助于避免之前提到的表面上的谬论

    • 预期创造现实,或者至少是有所影响:就像通过感知调节,你会突然看到很多你所期望的事情

    • 记住:任何一个决定都是一种权衡

六.主动学习

6.1 学习是什么 不是什么

  • 技术本身并不重要,持续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 羊浸式培训:把教育当作学习这被动接受的事情—灌输而不是引导

  • 羊浸式培训不起作用,原因是:

    • 学习不是强加于你的,而是需要你主动去做的事情
    • 仅仅掌握知识,而不去实践是没有用的
    • 随机的方法,没有目标和反馈,往往会导致随机的结果
  • 点燃你的火焰

    • 大脑不是一个用于灌输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点燃的火焰,你自己的火焰
    • 这不是别人可以帮你做的,而是一件你必须自己做的事情
    • 只是掌握知识的提纲并不会提高专业水平
    • 大脑构建的模型,为构建模型所提出的问题和你日常经验和实践对你的业绩更加重要,它们才能提高你的竞争力和专长

6.2 瞄准SMART目标

  • 目标任务使你更靠近目标

    • 目标:是一种理想状态,通常是短期的,是你努力要达到的状态
    • 目标任务:是一种帮你接近目标的事物
  • SMART特性

    • Specific-具体的

      • 一个任务应该是具体的
      • 例如“我想学习Erlang“是不够的,换为”我想用Erlang“编写一个可以动态生成内容的Web服务器
    • Measurable-可度量的

      • “可度量的”与“具体的”相辅相成,很难度量笼统抽象的事物,但是很容易度量具体和详细的事物,只要使用确切的数字即可
      • 一定要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过程
      • 度量目标任务要采取增量进步的方法
    • Achievable-可实现的

      • 一个你无法达到的目标不是目标,只是一种疯狂,吸食灵魂的自我挫败
      • 因此要先确定目标是否合理
      • 从你现在所处的情况着眼,让每一个目标都可实现
    • Relevant-相关的

      • 这个目标真的与你有关吗?对你重要吗?你对此有热情吗?是在你控制之下的事情吗?
      • 如果不是,这个目标就是不相关的
      • 目标需要相关,需要在你掌控之中
    • Time boxed-时间可控的

      • 你需要设定一个最后期限
      • 没有期限,目标会逐步衰退,永远被每天更紧急的事情所排挤,这样它永远都不会实现
  • 诀窍25:建立SMART任务实现你的目标

  • 更大背景下的目标

    • 目标必须在更大背景下才有意义,可能包括以下范围

      • 家庭
      • 事业
      • 财务
      • 社区
      • 环境
    • 这扩展了可实现性和相关性的含义

  • 目标,任务和行动计划

    • 尝试设定一些明确的小任务作为行动计划的一部分
    • 设定目标是第一步,下一步行动是创建小任务以帮助你每天活每隔一段时间都能达到某种程度
    • 你创建的小任务越多,你就越容易看清自己与目标的差距

6.3 建立一个务实的投资计划

  • 把技术和才干看作一个知识投资组合,你学习的技术和掌握的知识都变成你投资组合的一部分

  • 像管理金融投资一样小心管理知识投资

  • 制定计划是实现任何目标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步骤

  • 时间是无法创造的和销毁的,时间只能分配

  • 管理知识投资的要点

    • 制定具体计划

      • 要运用SMART目标理念,为不同时间段设计不同层次的目标

        • 现在(你的下一步行动)

          • 下一步行动类似于下载产品或者买本书
        • 明年的目标

          • 明年的目标可能是熟练程度的具体指标或者完成一个具体的项目
        • 五年后的目标

          • 五年后的目标范围更广,包括发表会议演说或者写文章,写书等类似的事情
      • 时间范围是任意的,可以是现在,三个月,六个月

      • 做计划比计划本身重要的多

      • 计划是会变的,不过,与目标保持一致非常重要

    • 多样化

      • 要有意识地多样化,不要吧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 需要很好地组合语言,环境,技术和非技术领域(管理,公共演讲,人类学,音乐,艺术等等)
      • 多样化也要考虑风险和投资回报率
      • 所有知识投资都有价值,知识投资和金融投资的一个主要区别就是所有的知识投资都有些价值
      • 注意:时间和价值不是等同的,你在某事上花了大量时间并不意味着就能给你的知识投资增添价值
    • 主动投资

      • 你需要客观的,按天来评估你的计划,如是地判断运行状况
    • 定期投资(成本平均法)

      • 养成一种习惯,你需要定期投资最低限度的时间量
      • 只要定期安排学习,长期来看一定会成功,如果你一直在等待空闲时间或者等待灵感的凸显,那么它永远不会发生
      • 为了帮助投资收益最大化,在按指定时间坐下来之前,先计划好要做什么
  • 诀窍26:对主动学习的投资做好计划

6.4 使用你的原生学习模式

  • 学习者分为三大类

    • 视觉型

      • 视觉型学习者需要看到学习资料和老师。图片和图表对视觉型学习者都很有效,他们对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也很敏感
    • 听觉型

      • 听觉型学习者必须听到学习材料。讲座、研讨会和播客都很有效。他们对语气、语速和其他细节都很敏感
    • 动觉型

      • 动觉型学习者通过活动和触摸来学习。他们需要亲身感受学习材料。特别是对运动、艺术和工艺等领域,你都需要通过动手来学习
  • 斯腾伯格认为智力分为三部分

    • 一是元级别的成分

      • 负责总体管理思维过程
    • 二是基于表现的成分

      • 负责执行任务,建立关联等
    • 三是知识获取的成分

      • 负责吸收新信息
    • 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作用,彼此独立,各负其责

  • 加德纳定义了智力的七个方面

    • 身体-动觉

      • 体育,舞蹈,DIY项目,木工,工艺,烹饪
    • 语言

      • 口头辩论,讲故事,阅读和写作
    • 逻辑-数学

      • 数学,数字,科学,分类学和几何
    • 视觉-空间

      • 使用图标或图解,素描和图像操作
    • 音乐

      • 演奏,识别声音,节奏,模式,记忆标语和诗文
    • 人际

      • 感情共鸣,感觉,意图和他人的激励
    • 自我认知

      • 自我反省,了解内心世界,梦和与他人的关系
  • 性格类型

    • 性格也会影响学习类型
    • 性格不是命中注定的,是可以改变的
  • 诀窍27:发现你的最佳学习方式

  • 尝试不同的学习模式,有助于学习一个新的主题,尝试不同方法

6.5 一起工作,一起学习

  • 学习小组是代替陌生,中毒性的羊浸式学习的伟大方法

  • 成人的学习特点和学习环境

    • 如果学习能够满足成年人的兴趣和需求,他们就会主动学习。
    • 学习的对象应该是与现实生活相关,而不是孤立的个体
    • 学习者主要使用经验分析法。
    • 成年人需要自我引导,老师应该帮助他们互相交流
    • 老师必须允许风格、时间、地点和节奏的差异
  • 设立学习小组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

    • 非正式的

      • 可以是大家共同选择读一本书,然后轮流让成员总结每章内容,然后再一起讨论
    • 正式的

      • 寻求建议,看看大家的看法,获取足够的提议,每个提议都要有拥护者

      • 选择一项提议和一个负责人,需要有人领导这个学习小组就某个专题进行学习。他们不需要擅长这个主题,但是必须对这个主题和学习充满热情

      • 买书,为所有参与者买书

      • 安排会议

        • 请一个人总结读完的一章,按不同主题或章节轮流总结,不要总是一个人
        • 然后开始讨论这章:提出问题,提供意见
  • 诀窍28:组织学习小组学习和辅导

6.6 使用增强的学习法

  • 1.使用SQ3R法主动阅读

    • 主动学习一本书的方法称为SQ3R

      • Survey-调查

        • 扫描目录和每张总结,得出总体看法
      • Question-问题

        • 记录所有问题
      • Read-阅读

        • 阅读全部内容
      • Recite-复述

        • 总结,做笔记,用自己的话描述
      • Review-回顾

        • 重读,扩展笔记,与同事讨论
    • 详细过程

      • 首先,带着问题审视你要看的书
      • 接下来,写下你想要弄明白的所有问题
      • 现在阅读这本书的全部内容
      • 随着阅读深入,复述,回想和使用自己的语言改写书本中最重要的部分
      • 最后,回顾这本书,如有必要,重新阅读一些部分
    • 测试驱动学习法

      • 重复阅读同样的材料或者重复学习相同的笔记,不会有助于你记住材料
      • 通过重复回顾材料来不断测试自己,这张方法有效的多
      • 间隔测试时间2-2-2-6的模式可以显著增强记忆,即在两小时后,两天,两周和六个月之后重新测试
      • 努力使用书中的信息
    • 诀窍29:主动阅读

  • 2.使用思维导图

    • 建立思维导图时避免顺时针地填写元素,这只是另一种绕圈形式的大纲

    • 无论是笔记还是思维导图,手写是关键

    • 诀窍30:同时用R型和L型做笔记

    • 通过SQ3R法使用思维导图

      • 读书时,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做笔记
      • 当进入SQ3R的回顾阶段时,根据自己的理解重画和修改思维导图
    • 探索性的思维导图

      • 在解决一个问题不知道该如何做时,思维导图可以帮助你

      • 方法

        • 使用词语作为表图
        • 利用图标代表关键想法
        • 重要的连线使用粗体
        • 不确定的关联使用细长线
        • 写上你目前知道的一切,即使你不知道它适合归于哪里
        • 快速地做第一次迭代,这会有利于摆脱L型的统治,让R型自由地接触导图
      • 思维导图可以有效的帮助你手广泛的想法

    • 协作的思维导图

      • 把这项技术扩展到小组或者整个团队中
      • 不再是在纸上画图,二是每个人都面对一张贴满了即时贴的白板
      • 每个人都有一些即时贴和笔,大家做头脑风暴,在即时贴上写下想法,把它粘到白板上
      • 然后收集相同的主题,并把相关的即时贴整理到一起
      • 然后为每组即时贴画个圆圈,各组之间用线关联,就得到一张思维导图

6.9 利用文档的真正力量

  • 如果文档没有提供价值,就不要记录,为了文档而写文档是浪费时间
  • 将注意力条真伪内源性的,即写文档的过程比文档本身更重要
  • 诀窍31:写文档的过程比文档本身更重要
  • 制作视频:视频对传递动态信息非常有效

6.10 以教代学

  • 学习某项事物的最简单和有效的方法是尝试教别人
  • 可以从简单的“和橡皮鸭聊天”开始
  • 另一个办法是尝试向一个孩子或者你所在领域之外的人解释你的东西,诀窍就是用他们能理解的话语进行解释
  • 最后,可以尝试叫一个更大,更相关的听众,在本地用户组会议上发言,或者向简讯和杂志投稿
  • 诀窍32:观察,实践,教学

6.11 付诸实践

七.积累经验

7.1 为了学习而玩耍

  • 大脑不是用来被动地存储知识的

  • 人们有一种本末倒置的文化倾向:首先努力地获取信息,然后希望以后再用到它

  • 真正的学习,对你有用的学习,来自于实践和认知,而不是外部的教学活动或者死记硬背

  • 玩耍的意义

    • 玩耍的第一个意思类似于非目的性探索
    • 我们不仅仅是接收信息,而是亲自探索和构建思维模型
    • 我们需要能够之处问题,并探索这个问题或使用它
    • 把玩一个问题并没有使问题变得容易,而是让我们看清如何了解这个问题
    • 玩耍的第二个意思引入了一种新奇的感觉,也就是乐趣,趣味性很重要
    • 用一种好玩的方式学习新资料或者解决问题,可以让这个过程变得更让人享受,也让学习变得更容易
  • 诀窍33:为了更好的学习,请更好的玩

7.2 利用现有知识

  • 面对一个棘手的问题时,把问题分成若干个更小的,更易于管理的部分
  • 面对一个问题,可以寻找以前类似的解决方案
  • 诀窍34:从相似点中学习,从差异中忘却

7.3 正确对待实践中的失败

  • 错误有益于我们,因为它们让我们思索到底发生了什么,知道什么地方错了,然后通过理解,纠正它

  • 不是所有的错误都来源于你做的事情,有一些来自于你没有做但本应该做的事情

  • 开头把事情做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最后把事情做好

  • 探索就是在陌生的环境中“玩”,你需要自由的探索才能学习

  • 一种高效有益的学习环境应该允许你安全的做三件事情:探索,创造和应用

  • 诀窍35:在你的环境中安全的探索,创造和应用

  • 建立探索环境

    • 启动工具包

      • 版本控制
      • 单元测试
      • 项目自动化
    • 需要做到几点

      • 自由实验
      • 能够原路返回稳定状态
      • 重现任意时刻的工作产品
      • 能够证实进展

7.4 了解内在诀窍

  • 失败分两种,有一种失败对我们有益,可以从中学到东西,第二种失败没有产生任何知识:它要么一开始就阻止我们学习,要么中途毁了我们的学习

  • 为了克服第二种失败,需要了解内在诀窍,内在诀窍帮助你消除学习中的困扰,它强调了正确的反馈有利于学习

  • 内在诀窍告诉我们,通过说教很难传授技能,可以通过探索可以学得更好,而不是指令

  • 培养情境反馈

    • 情境反馈是一种主要的内在诀窍技术,让你消除干扰,学习更有效率

    • 内在诀窍理论提供的解决方法:避免向学生传授一长串指令,而是教学生一种意识,并使用这种意识来纠正学习表现

    • 意识是一种超越新手层次的重要工具

    • 运用内在诀窍的关键要素

      • 不要把精力放在纠正一个一个的细节上,只需要具有意识
      • 接收事实是第一步,只要意识到它即可
      • 不要做出判断,不要急于拿出方案,不要指责
    • 诀窍36:观察,不做判断,然后行动

  • 不要动手做,而是要袖手旁观

    • 在采取纠正行动之前完全知道“这是什么”对于调试非常重要
    • 你需要首先完全明白系统的原理,然后再判断哪部分错了,最后提供解决方案
    • 内在诀窍的理念关注反馈,以此增长专业知识

7.5 压力扼杀认知

  • 内在诀窍中心思想一句话总结:尝试会失败,认知会弥补

  • 最后期限会使大脑恐慌

  • 压力宿醉

    • 当面对压力时,人最没有创造力
    • 压力还有后期影响:压力宿醉,即你的创造力一直受到压制,持续到之后两天
    • 当大脑受到压力,他会主动停止一些思考,眼界会缩小,不再考虑可能的选择
    • 它会把R型完全拒之门外,L型主导一切
    • 面对压力时,我们需要放松
  • 允许失败

    • 允许失败会促进成功,你无需主动犯做,只是一旦犯了,那也没什么
    • 诀窍37:允许失败,你会走向成功
    • 没有压力之后,就可以集中注意力,非常放松的观察
    • 记住第一宗旨:认知胜过尝试
    • 建立“允许失败”的地带

7.6 想象超越感官

  • 除了现实世界之外,你也可以从大脑中取得经验

  • 看法是基于预测的

    • 很多感知视基于预测的
    • 预测则基于情境和过去经验,以至于当前的,实时的输入被抛在了后面
  • 我们是天生的模仿者

    • 观察别人的行为,激励你也做同样的行为
  • 利用大脑模拟成功

    • 想象自己成功被证明是一种达到成功的有效方法
    • 诀窍38:让大脑为成功形成惯例
    • 体验成功可以使用脚手架(借助工具体验)
    • 也可以使用负面脚手架,或者不用脚手架,即人为加大客观条件的难度,然后当你真正尝试时,它就会显得简单
    • 你可以想象实践并从中学习,如同真实体验一样真实有效

7.7 像专家一样学习

  • 你有越来越多的模型来借鉴和应用,也有越来愈多只可意会的知识来帮你确定要搜索什么,以及何时搜索

八.控制注意力

三个主题让你更高效的管理思维

  • 一是增强注意力
  • 二是管理你的知识
  • 三是优化当前情境

信息与知识

  • 信息是在特定情境下的原始数据
  • 针对信息花费时间,注意力和技巧,并从中获得了知识

8.1 提高注意力

  • 注意力短缺:你的注意力是供不应求的

  • 放松的,集中的注意力

    • 大部分冥想,瑜伽以及类似的练习都是为了一个目标:缓和大脑L型嘈杂的声音所带来的痛苦
    • 冥想的训练可以提高人的注意力
    • 密集的心理训练可以持久并显著地改善人们在相互竞争的刺激下,对注意力资源的有效分配
  • 诀窍39:学习集中注意力

  • 冥想

    • 步骤

      • 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摆脱干扰或中断。这个可能是最难的一步
      • 舒适、清醒地坐着,挺直背。让你的身体放松下来,就像一个玩具娃娃。花点时间感受体内的任何紧张情绪,将其释放。
      • 闭上眼睛,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空气进入和离开你身体的这一点上。
      • 注意呼吸节奏,吸气的长短和质量,吸气后屏气的短暂间歇,呼气的质量,呼气后屏气的短暂间歇。不要试图去改变它,只是感受。
      • 将思维集中于呼吸。不要说话。不要描述你的呼吸或其他任何想法。不要与自己交谈。这是另一个困难的部分。
      • 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在思考一些问题或在与自己交谈。每当你注意力游荡开去,就要抛弃这些想法,轻轻将注意力回到呼吸上
      • 即使你的思维经常游荡,这个练习能使你发现自己的注意力在游荡,并且每次都能使自己回来,这对你是很有帮助的
    • 有一点非常重要:不要睡觉,你需要放松自己的身体和平静你的思维,但是要保持清醒,事实上,你要非常清醒地专注在呼吸上

8.2 通过分散注意力来集中注意力

  • 诀窍40:基础思维的时间

8.3 管理知识

  • 开发外部信息处理系统

    • 大脑之外的思维支持工具会成为你思维头脑的一部分
    • 利用思维导图
    • 这种做法的真正妙处在于,一旦有地方存储一些具体的信息,你就会注意到相关数据会突然从某处冒出来,这个现象类似于感官调整
    • 利用感官调整手机更多的想法
  • 将一些笔记从原来的形式整理到思维导图中,有助于大脑吸收这些材料

8.4 优化当前情境

  • 概念

    • 情境,是指加载到你的短期记忆里的有关你手头工作的信息集合
    • 情境切换:将一切思路恢复到原状
  • 情境切换

    • 我们不能同时关注太多不同的东西,因为当你的注意力从一个事物转移到另一个事物上时,你需要切换情境
    • 多任务处理对生产力会造成重大损失,一般情况下,多任务处理将耗费你百分之二十至四十的生产力
    • 需要平均20分钟返回到原来的工作状态
  • 如何避免常见的干扰

    • 避免分心

      • 使用简洁的用户界面
    • 主动切换

      • 更主动的进行情境切换
    • 单任务界面

    • 有效地组织和处理任务:GTD

      • 三个要点

        • 1.仅扫描输入队列一次
        • 2.顺序地处理每组工作:一旦你选择一组工作,就要持续进行,避免情境切换
        • 3.不要在头脑中保留清单,而是维护外部信息处理系统

8.5 积极地管理干扰

  • 制定项目交流规则

    • 最好的管理方式是在项目开始之前准本好答案
    • 规定一天里不能被打扰的工作时间段
    • 设定其他时间段,用于交流,每日的站立会议。以及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事情
    • 诀窍42:制定交流规则来管理干扰
  • 放缓电子邮件

    • 第一步,设置你的电子邮件通知
    • 第二步,加大检查邮件的间隔
    • 下一步,主义设定期望的答复速度和电子邮件数量
    • 诀窍43:少发送邮件,就会少收到邮件
    • 诀窍44:为邮件通信选择你自己的进度
  • 情境友好的休息

  • 提高进出情境的成本

    • 保持情境的一个办法是提高进出情境的物力成本,有助于提醒你隐藏的精神成本
  • 启用可屏蔽中断

    • 诀窍45:屏蔽中断来保持注意力
    • 手机配有语音信箱和免打扰模式
  • 保存情境堆栈

    • 如果你认为将要被打扰时,可以做的最好事情就是为被打断做准备
    • 在被打断之前,你要留下线索,一边在你反悔这项任务时能够继续前进

8.6 保持足够大的情境

  • 诀窍46:使用多台显示器,避免情境切换
  • 保持任务注意力
  • 诀窍47:优化你的个人工作流以最大化情境

8.7 如何保持注意力

  • 1.学会安抚喋喋不休的L型思维
  • 2.主动在前进中思考和增强思想,即使是不成熟的
  • 3.明确情境切换的昂贵代价,尽可能避免

九.超越专家

9.1 有效的改变

  • 实践保持长久

  • 管理有效改变的建议

    • 制定计划

    • “不作为”是敌人,而“错误”不是

      • 危险不在于做了错事,而在于根本没去做事情
      • 不要害怕犯错误
    • 给新习惯适应的时间

    • 信念是真实的

      • 你的想法的确会改变大脑的机制和化学物质
      • 你必须相信改变是可能的
      • 如果你认为自己会失败,你的预感就会实现
    • 采取步步为营的细小步骤

      • 开始时目标设低一些
      • 当你实现时奖励自己一下,再设立下一个小步骤
      • 一步一个脚印,脑子里记住你的最终目标,但不要试图把所有步骤都想明白
      • 只关注下一步,一旦你达到这一步,再继续为实现下一个目标而努力

9.2 明天上午做什么

  • 对第一步的一些建议

    • 开始承担责任,不要害怕问“为什么”,也不要害怕问“你怎么知道的”或者“我怎么知道的”,同样要大方地回答“我目前还不知道“
    • 挑两件帮助你维持情境、免受干扰的事情,立即实施。
    • 创建一个实用投资计划,设定SMART目标。
    • 弄清楚你在所属专业领域中所处的位置(从新手到专家)和你期望的位置。保证诚实。你需要更多的诀窍还是更多的情境?更多规则还是更多直觉?
    • 实践。某段代码遇到问题了吗?尝试用五种不同的方式编写。
    • 允许犯更多错误——错误是许可的,要从中学习教训。
    • 携带一个笔记本(最好不带横线)。涂鸦,做思维导图,记笔记。让你的思想自由地流动。
    • 打开心扉接收美感和其他的感官输入。不论是你的房间、桌面还是代码,关注它们是多么地赏心悦目。
    • 开始在私人wiki上记录你感兴趣的事情。
    • 开始写博客。为你读过的书写评论。阅读更多书,你会有更多可写的东西。使用SQ3R和思维导图。
    • 让散步成为你每天生活的一部分。
    • 启动一个读书小组。
    • 再拿一个显示器,开始使用虚拟桌面。
    • 回顾每章的“实践单元”,尝试去做

9.3 超越专家

  • 在你变成专家之后,你最想追求的事情是“新手思维”
  • 处理学习方面的事情,不要先入为主,不要存在事先的判断或者固定的看法,要像小孩子一样看待事物的真实面貌
  • 认识你自己,认识当前时刻,认识你所处的情境
  • 诀窍48:抓住方向盘,你不能自动驾驶

CentOS7环境下安装Chrome

1.修改yum源

在/etc/yum.repos.d/目录下新建文件google-chrome.repo,

1
2
3
cd /etc/yum.repos.d

vi google-chrome.repo

向其中添加如下内容:

1
2
3
4
5
6
[google-chrome]
name=google-chrome
baseurl=http://dl.google.com/linux/chrome/rpm/stable/$basearch
enabled=1
gpgcheck=1
gpgkey=https://dl-ssl.google.com/linux/linux_signing_key.pub

2.安装

1
yum install google-chrome-stable --nogpgcheck

1

2

记录12306项目抢票成功的经历-CentOS7环境

过年了,我们每个人都会回家过年,说到过年就不得不提抢票,毕竟过年回家的票都是一票难求,而以前都是靠购买加速包来提速抢票,前几天在公众号看到github上一个很火的12306抢票项目,而且我自己本职也是一个辣鸡程序猿,所以就想试试能不能把这个项目clone下来,调试并跑起来,于是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花了一些时间,安装虚拟机,克隆代码到本地,安装环境,调试bug,最终把它跑起来了,并且成功的买到了票,所以就想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虽然项目不是自己写的,而且自己本职也是java大数据方向,python也不是很懂,但是很到项目跑通还是觉得很酷,我想这就是作为程序猿的G点吧,就是项目成功运行并且能够解决某些问题,在此膜拜开发12306项目的大佬,牛X!!!

大佬的12306github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testerSunshine/12306

膜拜大佬,记得star啊

抢票思路:

0.环境:

  • CentOS7
  • jdk8

1.前提:

  • 安装python3(见我另外一篇文章)
  • 安装git

2.将项目克隆到本地(一定要克隆最新的代码):

1
2
3
cd /opt/module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testerSunshine/12306.git

3.安装项目依赖:

1
2
3
cd /opt/module/12306

pip3 install -i https://mirrors.aliyun.com/pypi/simple -r requirements.txt

4.CentOS安装google(见我另一篇文章)

5.在CentOS7上用Google登录12306官网:

查到RAIL_EXPIRATION ,RAIL_DEVICEID

6.修改配置文件TickerConfig.py

1
2
3
cd /opt/module/12306

vi TickerConfig.py
(1)更改关键参数:

TickerConfig.py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 填入需要购买的车次(list),"G1353"
# 修改车次填入规则,注:(以前设置的车次逻辑不变),如果车次填入为空,那么就是当日乘车所有车次都纳入筛选返回
# 不填车次是整个list为空才算,如果不是为空,依然会判断车次的,这种是错误的写法 [""], 正确的写法 []
STATION_TRAINS = ["G1353","A1687","C2020"]

# 时间范围 如果所有时间段,则用 00:00-23:59
START_TIME = "00:00"
END_TIME = "23:59"

# 出发日期(list) "2018-01-06", "2018-01-07"
STATION_DATES = [
"2020-01-18"
]
# 出发城市,比如深圳北,就填深圳就搜得到
FROM_STATION = "广州南"

# 到达城市 比如深圳北,就填深圳就搜得到
TO_STATION = "隆回"

# 座位(list) 多个座位ex:
# "商务座",
# "一等座",
# "二等座",
# "特等座",
# "软卧",
# "硬卧",
# "硬座",
# "无座",
# "动卧",
SET_TYPE = ["二等座"]

# 乘车人(list) 多个乘车人ex:
# "张三",
# "李四"
TICKET_PEOPLES = ["张三"]

# 12306登录账号,填入自己的12306账号密码
USER = "xxx"
PWD = "xxx"

# 云打码服务器地址
HOST = "120.24.62.193:80"

# 邮箱配置,如果抢票成功,将通过邮件配置通知给您
# 列举163
# email: "xxx@163.com"
# notice_email_list: "123@qq.com"
# username: "xxxxx"
# password: "xxxxx
# host: "smtp.163.com"
# 列举qq ,qq设置比较复杂,需要在邮箱-->账户-->开启smtp服务,取得授权码==邮箱登录密码
# email: "xxx@qq.com"
# notice_email_list: "123@qq.com"
# username: "qq号"
# password: "授权码"
# host: "smtp.qq.com"
EMAIL_CONF = {
"IS_MAIL": True,
"email": "xxx@qq.com",
"notice_email_list": "xxx@qq.com",
"username": "xxx",
"password": "xxx",
"host": "smtp.qq.com",
}

# 如果COOKIE_TYPE=3, 则需配置RAIL_EXPIRATION、RAIL_DEVICEID的值
RAIL_EXPIRATION = ""
RAIL_DEVICEID = ""
(2)注意:
  • USER和PWD填买票的12306账号
  • HOST需要填写可用的云打码服务器
  • 如果需要通过邮箱通知,比如qq邮箱需要开启smtp服务email填写发送者邮箱,notice_email_list填写通知的邮箱,username填写qq号,password填写授权码
  • RAIL_EXPIRATION填写在CentOS中chorme浏览器登录12306后的cookie信息
  • RAIL_DEVICEID填写在CentOS中chorme浏览器登录12306后的cookie信息

6.运行:

1
2
3
cd /opt/module/12306

python3 run.py c

1
python3 run.py r

7.抢票结果:

抢票成功

Linux安装rz,sz

0.概念:
  • rz命令(Receive ZMODEM),使用ZMODEM协议,将本地文件批量上传到远程Linux/Unix服务器,注意不能上传文件夹
  • sz fileName:运行该命令会弹出一个选择窗口,选择好保存路径后,将选定的文件发送到本机选定的目录
1.由于在VM安装linux虚拟机时是最小安装,因此很多功能都没有自动安装,此时只能手动安装
2.对于经常使用Linux系统的人员来说,少不了将本地的文件上传到服务器或者从服务器上下载文件到本地,rz / sz命令很方便的帮我们实现了这个功能,但是很多Linux系统初始并没有这两个命令。
3.安装步骤

(1)搜索

1
yum search lrzsz

搜索

(2)安装

1
yum install lrzsz.x86_64

安装

(3)成功!

读书笔记-《成功,动机与目标》

一.导言

  • 自制力是依照目标采取行动的能力。它能使你抵制诱惑、专心投入、克服困难,从而坚持不懈。自制力至关重要,它是实现目标最关键的元素之一

1.成功者不会事事成功

  • 赢家并不是在所有舞台上都会赢,也没有人自制力缺乏到无法完成任何事的地步
  • 那些极强自制力的人也有精疲力竭的时候

2.自制力的真实面目

  • 就像肌肉那样,自制力的强度不同——不仅因人而异,也因时而异。非常发达的肌肉有时也会累,你的自制力亦是如此
  • 当你刚做完一件需要很多自制力的事时(比如制作一期电视节目),自制力也会消耗不少

3.你能做什么

  • 你让自制力歇息一会儿,它的能量就会恢复,如果你能闯过自制力消耗一空的阶段并给它时间恢复,也就没什么问题了
  • 有时合适的激励和奖励也能帮助你克服自制力的缺乏
  • 但是,注意:以奖励的方法增强动机可以暂时弥补受损的自制力
  • 自制力是后天得来的,而且可以通过锻炼而逐渐变得强大
  • 举个例子,在一项研究中,一个被安排每日运动无从逃避的学生不但身体更健康了,而且更少把碗留在水池里不洗,同时还更不容易冲动地花钱了

第一部分 成功者与自制力的悖论

第1章 “做到最好”不够好

1.别用“做到最好”

  • 因为“做到最好”这话很模糊——太模糊了
  • 如果没有具体目标,“做到最好”所带来的结果往往离“最好”相差甚远。这很讽刺,“做到最好”恰恰是最平庸的配方
  • 那么拿什么来取代“做到最好”呢?答案是:具体而艰巨的目标
  • “具体”这部分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让人知道你具体的期望值(或者为自己定下具体的目标)就排除了在这个标准以下的表现——避免人们告诉自己“已经够好了
  • 如果奋斗的目标不明确,人们很容易向疲惫、灰心或无聊妥协,但若建立了具体的目标,你便无法欺骗自己了。达标或非达标,没有中间地带。你若是还没达标,若是还想成功,便只能继续努力
  • 不能制定不现实或者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艰巨而具可能性才是关键。因为有难度的目标会促使你下更大功夫,更加聚精会神,更加没有二心。你会坚持得更久,也能更好地运用最有效的策略
  • 制定以及实现具有挑战性的目标除了能带来更好的表现以外还有其他好处:成功完成困难的事更使人愉悦,它能给人更大的满足感和快感,让人整体感觉更幸福

2.西瓜和芝麻

(1)如何理解你的行为
  • 对于自己的行为,抽象的“为什么”和具体的“是什么”这两种行为理解方式在立志效果上各有利弊
  • “为什么”式思维。用抽象的方式理解行为能让人精神抖擞,因为你把一件事——通常是小事——和一个更大的意义或目标联系起来了
  • 如果你想激励他人做一件事,用“为什么”来形容这件事也同样能用来说服他们去尝试
  • “是什么”思维方式在做一件困难、生疏、复杂或是需要很多时间学习的事时就非常有帮助
  • 在做有难度的事情时,用单纯而具体的“是什么”方式思考比深远而抽象的“为什么”来得更简单有效。
  • 当我们做一件事经验丰富了,事情变得容易了,我们便开始用“为什么”来看待问题了——把重点放在意义和目的上
  • 用“为什么”而不是“是什么”想问题的人更少冲动,更少被诱惑,还更常会为行动提早做准备。
  • 当人们用“是什么”理解行为时,他们会聚焦在细节上,当你所做的事情特别复杂时,先放下全景而聚焦于手上的活儿是值得的
  • 西瓜和芝麻的思考模式各有优劣,所以最好的策略就是根据目标的不同在两种模式中转换
  • 若要解决一件棘手的事,则用“是什么”思考更为恰当
(2)如何用“为什么”模式思考
  • 首先,写下一件你最近因缺少动力或诱惑太多而无法实现的事。可以是任何事:无法戒掉甜点、不能按时回复重要的电子邮件等。
  • 其次,写出你想做这件事的原因。你的个人目的是什么?这样做能帮助你得到什么?你如何受益?
  • 下次当你尝试做这件事时,停下来想想你刚刚总结的原因。不断重复,直到它成为习惯为止。(习惯成自然。任何简单的行为都能变成习惯,做起来易如反掌——只要你肯坚持。)
(3)如何用“是什么”模式思考
  • 首先,写出一件你想做,而且是特别复杂、困难或者生疏的事。也许你想建立一个网站但不会用电脑,又或许你想开创新的事业。
  • 其次,现在,写下第一步你需要做什么。迈向那个目标必做的具体行动是什么? 下次当你尝试做这件事时,停下想想下一步具体是什么,然后专注于那个行动。你也会养成这个习惯的。

3.现在还是未来

  • 我们偏向于用大而抽象的概念,也就是“为什么”式思维,来理解较久以后才会贯彻的计划。
  • 反之,我们理解近期计划时则会侧重于更切实际的想法——我们完成这件事需要做的“是什么”
  • “为什么”式思维会使你更看重心理学家所谓的“合意度”信息,意思就是说,你做成这件事或达到这个目标对你是否有好处,将会多有趣,多愉悦,多有益。这些都是我们思考在较远的未来要做的事时会问的基本问题
  • 更加具体的“是什么”式思维会使你更加重视“可行度”信息——你是否真的能做到你要做的事?有多大把握成功?你面临着什么阻碍?当我们在考虑近期要执行的事时,这些是我们想得更多的问题
  • 因为我们习惯于用“为什么”来考虑未来的事,而较少思考究竟如何实现这些目标。于是我们选择了有潜在丰厚报酬的目标,却带来了一场噩梦
  • 有时我们太注重“是什么”而忽略了“为什么”——太纠结于细节而放弃了可能很有价值的机会
  • 当我们思考比较久远的事时,我们会牺牲实际的考虑而选择潜在的回报;当我们思考近期要做什么时就满脑子官司,放下了愉悦。换言之,说到未来,我们都像探险家;说到当下,就都像会计了
  • 用“是什么”方式思考目标不仅能让你更好地安排时间,还能防止拖延时间
  • 所以用“是什么”方式看待目标能让你更专注于具体的必要行动,让你能更快地达到目标。太注重“为什么”做一件事则可能会让人行动比较拖拉。
  • 所以,我们应该视目标而定。对目标采取“为什么”式的大体思维能使你更有动力、备受鼓舞,专注于你能得到的回报,并增强自制力与毅力。而“是什么”的细节式思维在你做困难或生疏的事时最有帮助。它能使你专注于操作性细节,从而完成任务,并且能帮助你防止拖延。

4.正面思考

(1)正面思考方式之一:对“成功概率”的正面思考
  • 动机-“期望值理论”:人们有动力因下列两个因素做任何事:一、他们有多大可能成功(这是“期望”部分);二、他们从中能收获多大利益(这是“价值”部分)
  • 相信你能够成功真的会使你更有可能成功,越有动力就越可能达到目标
  • 焦虑和担心这样的负面情绪虽不让人愉悦可还是有其用途的,这主要是因为它能带给人很大的动力,刺激我们在问题发生前花额外功夫去避免
  • 相信目标艰巨的人会做更多准备,下更大功夫,为目标做出更多行动
(2)正面思考方式之二:相信自己能轻松成功
  • 觉得实现目标轻而易举的人根本就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去迎接未来的挑战,然后当梦想破灭时他们就有可能崩溃了
(3)最佳策略
  • 最佳策略是用乐观的方式看待目标,同时用实际的方式思考具体需要做什么才能实现目标。奥丁根把它叫做“心理对照”——首先你得能想到目标的实现,然后再反思其中的障碍
  • 心理对照只能助你致力于你真心相信可以实现的目标
  • 当成功概率高时,你会更致力于这个目标,从而更有可能实现它;当成功概率不怎么乐观时,你能认清状况,放手前行
  • 只有意识到某些目标无法实现我们才能为可实现的理想腾出空间
(4)运用“心理对照”制定目标
  • 拿起纸笔,写下一个最近的愿望或想法。这可以是一件你想做的事或是已经开始做的事(比如去加勒比海度假、搬到洛杉矶当编剧或者减掉10磅)。
  • 现在想象一下愿望实现时的美好情景。写下这欢喜场景中的一个好处(比如躺在沙滩上休息不用查电邮将会多么美好)。
  • 接下来,思考一下夹在你和欢乐结局之间的障碍(比如站在我和欢乐减肥结局中更瘦的我之间的障碍是我对奶酪的酷爱)。
  • 现在列出另一个好处。
  • 再列出另一个障碍。
  • 然后再列出一个好处。
  • 再来一个障碍。

第2章 你还能变聪明吗

  • “收获”不仅仅是关于如何实现目标的,同样重要的是追求一个能充分发挥潜力并享受奋斗过程的目标
  • 我们的信念决定了我们如何看待目标——它的实现是可触及的还是纯属浪费时间与精力。
  • 另一个影响目标的重要因素是环境

1.信念如何造就成就

  • 对自身优劣势的信念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你制定的目标
(1)智力究竟是什么
  • 如果你相信聪明度是天生的、遗传的,或是在幼年发育形成的,但成人后就差不多不变了,那么你是一个关于智力的“实体论”者
  • 如果你相信聪明程度可以通过时间从经验和学习中得来,并且投入便能获得更多的话,你是个“渐进论”者
  • 实体论者会特别为证实自己的智力而做决定、选目标。通常他们都会避免太有挑战性的目标而选择安全选项。实体论者总是这样亏待自己——把注意力过多集中在证明自己上,却牺牲了本可能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
  • 渐进论者不容易犯这样的错误。当你相信自己的能力——任何能力——是可以增长和发展的,你便不会把注意力过多集中于证明自己聪明上,反而会更注重培养自己的智力。挑战并不可怕——它是获取新技能的机会。犯错误不代表你笨,而是提供了更多帮助你学习的信息。

2.本性难移吗

  • 间接理论不光关乎智力,它可以与任何事有关
  • 那些相信自身个性和品质不能变的孩子们表现得更注重于受欢迎度以及避免被拒绝。
  • 那些相信自己能不断改善和成长的孩子们则选择了更侧重于发展关系的目标。他们把情人节小礼物送给自己更想了解的小朋友,为友情开了扇门
  • 选择配偶时,那些相信个性大约不会变的人告诉我们他们在寻找一个自己在对方心中形象“完美”的对象,也从而保持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们会选择那些觉得“和我在一起很幸运”的伴侣。当一段关系存在太多争执和挑剔时,他们会很快逃离。
  • 那些相信个性能变的人似乎更喜欢能激励他们发展和成长的伴侣,他们也更有可能把关系中的坎坷看作了解对方和了解自己的机会
  • 当我们相信自己在某些方面无法改变时便会追求那些只着重于带给自己面子的目标。讽刺的是,这些目标往往是阻碍改变的,会使我们无法学习和进步

3.如何给自己松绑

  • 智商的遗传度完全不会限制到其可变度的可能性。换言之,即便你的基因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你的智力起点(或初始性格),它却不见得能预示你最终如何

4.你,自动导航模式

  • 大脑负责有意识行为的部分是有局限性的。它一次只能处理有限的信息,不然就会产生混乱和遗落。而潜意识则是另一回事。它的信息处理能力是极为强大的
  • 最有利的方法是将尽可能多的任务交给潜意识完成。通常来讲,习惯成自然——一件事做得越多越能被潜意识控制。

5.触发点的神奇之处

  • 与目标相关的文字或图像就是出发点
  • 被刻意选择的目标与潜意识触发的目标产生的结果是相同的。目标的存在是重要的——但它是从何种渠道产生的貌似并不那么重要
  • 并非一定要读到与目标有关的词才能下意识地触发一个目标。
  • 其他人也能触发你的目标——尤其是那些和你亲近的、想让你做这件事的人。
  • 潜意识里想到自己关爱的人——若这个人不支持某个目标——会阻碍对此目标的追求
  • 就连陌生人的目标都能成为你的目标触发点。心理学家们把这个现象叫做“目标感染”——因为在某个潜意识层面里,目标的确是很有感染力的。
  • 目标感染的程度是有限的,什么都无法触发一个你认为错误的目标,不管它多具诱惑力

6.让潜意识服务于你

  • 什么都可以成为触发点,只要意义对你来说是明显的。
  • 只要使环境中充满暗示,你就能指望让潜意识辅助你达到目标了。

第二部分 让目标带来正能量

第3章 你注重出色表现还是成长进步

1.当“表现”是你的目标时

  • 心理学家把“表现”的意愿叫做“绩效目标”——展示自己聪明、有才、有能力或业绩优于他人
  • 当你追求“绩效目标”时,你的精力被指引到获得一个特定结果上,绩效目标都有一个“全或无”的特征——你或是达标或是不达标,非赢即输
  • 绩效目标很能带来动力,绩效目标是把双刃剑。那些与自我价值有关的因素在带给人动力的同时也削减了人面临困境时的灵活性
  • 当你追求“表现”目标时,你会成为“自我应验预言”的受害者,相信自己不行,于是停止尝试,于是注定失败
  • 绩效目标也能导致最低的成就,同时还伴随着大剂量的失望和自我怀疑

2.当“进步”是你的目标时

  • 心理学家把发展或增强某种技术和能力的意愿称作“精熟目标”
  • 当人们在追求精熟目标时,他们不因是否达到特定结果而评断自己——比如成绩全A或超越销售目标。取而代之,他们用“进步”来评断自己。我有进步吗?我在学东西吗?我前进的速度适当吗?重点不是一次的表现,而是长期表现。这种目标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与自我价值关联起来的,因为它们着重于自我提升而不是自我肯定。这种目标关系到你是否做出了最大努力成为最好最有能力的自己,而不是证明你已经是最好的了。
  • “进步”目标有时能带来最大的成就,因为把注意力集中在“进步”上的人很少会过早放弃。

3.哪种目标对我更有益

  • 视情况而定:有时“表现”目标比“进步”目标更能鼓舞人心,追求“表现”目标能在很多各式各样的任务中引领你取得好成绩
  • 当路途不那么平坦时,当人们在处理生疏、复杂或困难的任务并遇到阻碍或挫折时,注重进步——而不是光辉形象——明显更加派得上用场

4.面对困难

  • 当你聚焦在“进步”而不是“表现”时,你会从两方面受益。
  • 第一,当事情变复杂时——复杂的情形、时间的压力、重重的障碍或意外的挑战——你不会垂头丧气,你更倾向于相信坚持就是胜利。
  • 第二,当你开始怀疑自己的表现时,你并不会因此而失去动力,因为虽然成功很难但你仍可以从过程中学习,进步也是完全可能的。

5.享受过程

  • “表现”目标只看结果,他们便把注意力聚焦在结果上。
  • “进步”目标则不然,它看中的是过程,追求“进步”的人能在工作学习中找到更多乐趣。他们高度关注过程,有参与感,

6.寻求帮助

  • 如果你的目标是通过“表现”以示自己的聪明才智,那么“需要帮助”也许会让你感觉在承认失败。
  • 巴特勒继而把“寻求帮助”区分成两类:“自主”和“应急”帮助。自主寻求的帮助能使人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最终独立掌握知识或技能。而为应急寻求的帮助是指你急需别人帮你做成一件事或解决一个问题的情形。换言之,应急帮助是给饿汉一条鱼,而自主帮助是教给他如何钓鱼。
  • 那些追求“进步”目标的老师更有可能去寻求帮助。具体地说,他们会主动寻求“学钓鱼”式的帮助
  • “进步”目标能使你从容地面对困境,坚持不懈地应对挑战,并且从中找到乐趣,同时还能帮助你运用更好的策略,寻求适当的帮助。

7.化悲痛为力量

  • 当你努力追求进步时,你比较不会把坏事都归咎在自身无法改变的问题上,那么也就不会太沮丧。这可是好消息,因为一旦注重“进步”而非“表现”,我们就可以帮助自己和他人摆脱情绪的痛苦,不做情绪的奴隶。
  • 每个人沮丧的方式不同,而沮丧对人的影响取决于其所追求的目标
  • 我们发现追求“进步”的学生比注重“表现”的学生更少抑郁
  • 所以当你追求“进步”目标时,为欠佳的表现而“上心”也是有益的。难过的感受就像给火添柴,使你能更有动力获取成功。
  • 如果你注重成长而非被承认与否,注重进步而非证明自己,你便不会一遇失败和挫折便怀疑自己的价值,所以你也更少抑郁,而且也比较不会停留在抑郁的状态中

第4章 被爱与安全

  • 进取型目标是由成就角度思考构成的。这种目标是关于理想状态的。用经济学语言来说,收益最大化(并且避免错失机会)是这种目标的本质
  • 防御性目标是通过对安危的衡量而构成的。它是关乎履行职责,基于“我应该做什么”的目标。用经济学角度来讲,这种目标侧重于“最大限度减少损失”,保住本钱
  • 我们追求“进取”目标,追求成就,是为了得到爱。如果我能成为理想中的自己就能让别人钦佩,我便能充满爱与归属感地活着
  • 我们追求“防御”目标,认真负责、避免犯错,以得到安全。如果我能成为我该成为的样子,人们便不会对我生气、失望,我便能置身于麻烦之外,平和、有保障地活着
  • 当你在追求“进取”目标时,你试图让生活充满积极的事物,比如爱、敬仰、嘉奖以及其他使人愉悦的事
  • 当你在“防御”模式中时,你在试图避免消极事物,例如危险、罪恶感、惩罚以及其他伤痛。
  • “进取”型家长在孩子做对事时给予表扬与亲昵,而在孩子做错事时会对示爱有所保留
  • “防御”型家长会在孩子做错事时惩罚他,在他做对事时不再惩罚
  • “进取”和“防御”这两种思维方式的不同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影响着我们的决定、策略、对待挫折的态度以及整体的幸福感

1.正面思考,抑或不必

  • 当你追求一个“进取”型目标时(一个被你看作成就的目标),你是在试图获取些什么。当说到“获取”时,你会同时被高价值以及高成功率所鼓舞。实际上,目标越有价值,你越在乎成功率。
  • 如果你在追求一个“防御”型目标,这就与保证安全、避免危害有关。

2.保持动力

  • 当你开始执行目标后,“进取”和“防御”型思维方式继续影响着人们对正负面反馈的反应。
  • 当你试图达到一个“进取”型目标(试图获得成就)时,所感受到的动力就像一种推你向前的殷切渴望。
  • 在追求“防御”型目标(寻找安全与保障)时,你的动力好比警觉,那是一种想避开危险的愿望。在负面反馈与对自己的怀疑中,你的警觉度反而会增强。
  • 得到负面反馈之后,“进取”模式实验组成员对成功的期望值以及动力都降低了不少。不过此时的“防御”组成员对成功的期望值呈急速滑坡状态

3.乐观者与悲观者的形成

  • 成功实现“防御”型目标需要我们削弱并抑制乐观以保持动力。
  • 对两类问题进行评估——自我感觉(“我很棒”)以及对自我能力的判断(“我能把事情办好”)。那些擅长达成“进取”目标的人对这两类问题都做出肯定的回答,而擅长“防御”的人则只对后者做出肯定
  • 在追求一个“防御”型目标,极有帮助的策略便是“防御性悲观”
  • 防御性悲观者能通过想象一切出错的可能来使自己为迎接前路的挑战做出最充分的准备。在追求“防御”型目标的过程中,防御性悲观也成就了最高的警觉,最强的动力。
  • “进取”式思维的学生更会被传统的正面榜样所鼓舞,而“防御”式学生则看了负面教材后更受启发。
  • 乐观的确很好,尤其在追求成就与荣誉时。而另一方面,更悲观的现实主义在确保安全和避免重大损失时则是非常宝贵的。

4.进取,防御与优先

  • “进取”型的人们爱选择有奢华、舒适卖相的产品。
  • “防御”型的人则不然,他们会被标榜为安全、可靠的产品所吸引
  • 你的侧重点以及偏好都会根据你每时每刻所处的不同情景而改变

5.你的焦点,你的感受

  • 当你的目标是成就、获益时,你感到高兴——喜悦、快活、兴奋
  • 当你试图得到安全与保障、避免损失时,成功会让你觉得放松——平和、自若,终于松了口气
  • 目标的侧重点还决定了发生麻烦时你的“糟糕”感受会是如何的
  • 当你想获益或成就一件对自己至关重要的事时,失败会使你悲伤——萎靡、郁闷、沮丧。这
  • 而达不成“防御”目标意味着危险,所以你的自然反应会是一种高能量的糟糕感受——焦虑、惊慌、紧张以及恐惧

6.不同的焦点,不同的策略

  • 我们追求“进取”目标时会对成功命中的潜力非常在意——我们竭尽全力放手一搏
  • “防御”型的人小心谨慎。他们厌恶“情况误报”或无谓冒险。在追求“防御”目标时,他们更常说“不”
  • 追求“防御”目标的人喜欢做那些一成不变的事。比起未知中的险恶,他们宁可与熟悉的魔鬼为伴。这样的保守本质使他们与爱冒险的人比起来更少拖延——他们怕无法按时完成任务
  • 当人们在追求“进取”目标时,他们会觉得有探索及抽象思维的自由。他们时不时地会来场头脑风暴,想出实现理想的种种选择以及可能性。
  • “防御”型思维的人都很注重细节,也对看到的事物和未完成的事项有更好的记忆力
  • “进取”与“防御”这两种思维方式的人对待人际关系的策略也不同。
  • “进取”目标使我们用收获的眼光看待友谊,所以我们会用热心的策略来保持一切顺利——我们总是支持着朋友,或制订游玩计划。
  • “防御”则不同,它使我们用警戒的策略维持友谊——常联络以防失去联系。

7.选择适当的策略

  • 如果你的目标是“进取”型的,你会寻找前进的方式,启用更有风险的策略——那些能让你与目标更近一步,更有可能“成功命中”的方式。
  • 如果你的目标是“防御”,则更有可能采用谨慎、保守的策略——那些预防“情况误报”,避免导致危险错误的方式。
  • 用“防御”策略来实现“防御”目标,用“进取”策略来实现“进取”目标

8.一个目标的优势是另一个目标的劣势

  • 在追求“进取”目标时,我们看中速度大于准确性。
  • 当我们的目标为“防御”型时,我们更倾向于慢工出细活。
  • 两种目标也会带来不同的成功率。“进取”型目标在短期内能赋予人饱满而又热忱的动力,但长期作战时便显得不够灵活。“防御”型目标则告诉我们“滴水穿石”的道理

第5章 不闪光的金子

1.我们真正需要什么

  • 三种人类天生的需求:关联感胜任力自主权
  • 关联感是与他人相关及相关怀的渴望——爱与被爱的渴望,这是我们一生都在建立人际关系及亲密关系的原因
  • 对胜任力的需求关乎影响你的周围环境并从中获取所需求的目标的能力,对胜任力的需求掌控着我们的好奇心、与生俱来的学习欲望以及克服困难后的自豪,那些能提高自身能力从而使人有所作为的目标能满足你对胜任力的需求。这些目标包括:发展技能、学新东西、个人成长等
  • 最后一个基本需求是自主权,这与自由有关。具体地说,这是关于选择和组织自己人生经历的自由。它也让你自由地做你觉得有趣或符合你天性的事

2.我们真的不需要什么

  • 满足上面三种需求的目标有:关于建立、支持和增强人际关系的目标可以,专注于发展自我、增强体魄以及自我接受的目标也可以(自我接受是指正视缺点,即便无法改善也需懂得),那些有关回报社会以及帮助他人的目标也同样可以
  • 如下目标不会带来长久的幸福感:名誉、权力或打造公共形象等

3.到底是谁的目标

  • 除了要选择能带来长久幸福感的目标以外,最强的动机和最大的满足感来自自己选择的目标。
  • 自己选择的目标会带来一种特殊动力——内在动力
  • 内在动力是种强大的力量,它能激励我们朝着目标迈出第一步并坚持走下去
  • 每当我们为自己做主时,内在动力都会被进一步增强
  • 自主权对于建立并维持学生的动力至关重要
  • 奖励不是唯一可以破坏内在动力的举动。威胁、监视、限期以及其他压力也都能做到,因为我们会感到受管制,不再能完全掌握局面

4.如何制造自主感受

  • 真正的选择自由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认为自己拥有选择自由的感受
  • 制造选择的感觉——即便这选择并无意义——可以满足我们对自主权的需求,滋养我们的内在动力,创造出更佳的体验及更卓越的表现。
  • 创造选择的感觉不光有利于我们的动力。一些证据显示,满足对自主权的需求实际上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如何把强制目标转化为个人目标

  • 当你给他人指派任务的同时请提供给他们“拥有选择”及自主权的感受。这样可以带来另外一个极大的好处——这是使他们把任务最终转化为个人目标的最佳途径。心理学家称这个过程为内化
  • 当我们的基本需求被支持时,“内化”才会生效。
  • 我们需要得到与他人——不论是家长、朋友还是员工——的“关联感”。
  • 我们还必须觉得自己有能力胜任被“内化”的价值与内容
  • “理解”是“内化”的关键,过多的干涉与压力会破坏这个过程,把他人的“自主权感受”洗劫一空,使人把达到目标仅当作不得不完成的任务而已。
  • 如果一个目标被“内化”,你会得到因内在动力增强而带来的诸多好处(比如更强的创造力,深入的分析能力,更强的工作渴望),你还能避免奖惩带来的麻烦,也无持续监控的必要。
  • 内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好处——我们能通过自己全情投入的目标得到更多的幸福感和快乐感
  • 满足人类对自主权的需求并不代表自己包揽所有事或忽略其他人的感受。如果自主权意味着与他人完全隔离,不在乎自己以外的任何人,那也会威胁到你对“关联感”的需求——与自主权并重的需求

第6章 实现目标需要思维转换

1.当你觉得小菜一碟时

  • 当达标意味着简单、顺当或熟悉时,采用“表现”型的绩效目标或许会对你最有益。
  • 另一个达到简单目标的方法是采用“进取”型策略。仅仅知道任务的简单就能带给我们自信与乐观。当我们有信心成功时,“进取”型目标能带来最大的动力。相反,这时要避免采用“防御”型目标。

2.当你需要一针兴奋剂时

  • 有一种点燃热情使人投入的方法便是启用“为什么”式思考
  • 一种防止拖延的方法是采用“防御”型目标,认真思考失败可能带来的可怕后果

3.当前路坎坷时

  • 首先,你必须确定一个具体的目标,最具动力的目标是那些具有极强挑战性(但有成功可能)且清晰确切的目标
  • 其次,把“为什么”式思维转换成“是什么”
  • 而困难的目标会让我们怀疑自己的能力以及目标成功的概率。当你有了这种不确定时,你最好采用“防御”目标。当为“防御”目标奋斗时,悲观能带给我们力量。
  • 采用“进步”而不是“表现”型思维方式处理困难

4.当你无法抗拒诱惑时

  • 用“为什么”而不是“是什么”思考
  • 使你的目标侧重于“防御”也是一个增强对诱惑的抵抗力的绝佳方式

5.昨天就该做完了

  • 使你的目标侧重于“进步”

6.当你需要追求完美时

  • 把侧重点放在“防御”上。当你用潜在损失的角度看待目标时,你会放慢速度,避免出错。

7. 当你需要灵光乍现时

  • “进取”模式能提高你的创造力。想想潜在的收获而不要顾及损失,这样能激发出你的乐观心态和抽象思维,也能使你更深入地处理信息,更不畏惧风险。
  • 自发的目标——那些能够满足我们对自主权需求的目标——也能激发创意

8.当你想欣赏沿途风景时

  • 如果你想使奋斗之路更有趣,试着多想想“进步”,而非“表现”
  • 自主选择的目标比被别人赋予的目标能生成更大乐趣。

9.当你想要得到真正的快乐时

  • 选择能建立并滋养人际关系的目标能满足我们对关联感的需求。
  • 选择侧重于个人成长的目标(很凑巧,“进步”型目标能完美地完成这个使命)能满足我们对胜任力的需求。
  • 如果你常常追求自己选择的目标,你对自主权的需求也会被满足
  • 避免的是那些为了名利、威望或财富而追求的目标

第7章 帮助他人实现目标

1.直接方式

  • 首先,试着使员工或学生觉得他们有个人控制的空间,因为这样能增强他们的“自主权”感受,减少“被分配”感受
  • 让人参与决定的过程——不论是关于目标还是方式的选择——不仅能给人以拥有选择权的感受,还能帮助人们理解目标背后的原因
  • 有时共同决策并不现实,此时建立契约时很有效的替代策略,建立契约的方式能有效提高人们达成既定目标的动力

2.运用暗示

  • 可以从合适的词语开始
  • 达标的方式与行动机会的存在都能触发相应的目标
  • 有两点忠告。第一,请确定这个暗示对你和他人的意义是相同的。第二,记住你只能激发他人认为积极的目标。

3.画在此,请选框

  • 给参与者一项任务,然后用能引导目标的方式讨论这项任务
  • “框定”的技巧是比这更微妙的方式——它能为人们自主采纳目标提供一个成熟的时机和情景,同时不会让人觉得被压迫、受管制,因此能有效避免强制性目标带来的一切危害

4.目标感染

  • 对潜意识目标的最佳触发点莫过于看到他人追求某个目标
  • 可以从寻找榜样开始——那些追求同样目标的人,尽可能地用他们知道并佩服的人。

第三部分 简单方法,有效行动

第8章 行动之前的准备–了解目标破坏者

1.把握当下

  • 我们可能犯的最常见的错误就是错失及时行动的机会
  • 在机会从指缝中溜走之前抓住它,不让拖延、干扰或犹豫不决阻碍目标的实现。

2.保住目标

  • 干扰和诱惑能妨碍原本顺利的努力,使一切脱离正轨,这时我们就需要自制力了
  • 自制力把干扰和诱惑拒之门外,这种机制称为目标盾牌
  • 几乎一切目标都在相互竞争,因为时间有限,只允许你选择一个来执行
  • 对立目标间的矛盾是对动力而言最棘手的问题——尤其当你无法放弃一个目标时。若想解决这个问题,你需要缜密的计划——你要同时顾及两个目标,轮流给予他们同样的待遇

3.我的进展如何

  • 如果你根本看不清自己的进展状况,那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目标的
  • 缺少了反馈,动力机制迟早会停止运转
  • 有时反馈需要从外界而来——例如老师给你的成绩、老板给你的评估或是网站的访问量,但它通常还是需要自己生成的,也就是说,你得自己搞清状况。心理学家称之为自我监控
  • 自我监控”需要有意识地进行
  • 如何面对负面反馈是“自我监控”的另一个挑战。

4.拼搏于错误的道路上

  • 在追求目标的道路上你会犯的错误大多可以被分为两类。
  • 心理学家把第一类叫做“监管不足”——没有做够成功所需的行动
  • 第二种错误是“监管不当”——选择了无效策略去实现目标
  • 针对监管不当,最佳建议便是“自我监控”,因为对表现的自我评估是决定是否需要新策略的最佳方式。

第9章 “如果…就…”的力量–制定简单有效的计划

  • 一个有效计划应该清晰阐明行动的细节、地点以及方法

1.“如果…就…”的力量

  • 找到一个想去实现的目标,说清达成它的具体时间、地点和方式
  • 建立执行意图,实际就是指一种“如果……就……”的计划方式:如果已经吃了1 500卡路里的食物,我就不能再吃了;如果现在是星期一早晨,我就要上班前先去运动
  • 无论目标是什么,是谁的,都不那么重要,而安排达标所需的时间、地点、方式才是提高成功率的决定性关键

2.为何有效

  • 当你决定了行动的时间和地点时,你的脑中会发生神奇的反应。这个计划会为情景或暗示(“如果”)与既定的行为(“就”)之间搭起一座桥梁
  • 计划带来的第二个效应是:情景或暗示(周日晚餐后)在你的脑中被高度激活
  • 计划带来的第三个效应——这是让目标在脑中巩固的关键——即一旦“如果”发生了,“就”便会下意识自动启动
  • “如果……就……”的另一个益处是它能节省我们宝贵的动力资源:我们的自制力
  • “如果……就……”计划不光能帮助你抓住机会,还能有效抑制不利行为

第10章 顾此失彼的自制力–“自制肌”的疲劳和保养

  • 锻炼自制力需要努力、需要计划,还需要很大耐心
  • 自制肌。就像你身体中的每一块肌肉一样,你不锻炼自制力,它就会萎缩
  • 你的“自制肌”在锻炼后也会疲劳,也会尤为脆弱。所以你还要知道在做一件费力的事后如何恢复“自制肌”。你还可以学些其他的策略来舒缓精疲力竭的情形

1.启动自制力

  • 每个人都能提高自制力,而且你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做到
  • 抵抗诱惑和克服体能限制,它们都能锻炼自制力
  • 自制力的训练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克制说脏话,用非惯用手开门、刷牙,甚至时不时提醒自己挺直腰板都能帮助你锻炼自制力。
  • 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让你抵抗那些总驱使你放弃、屈服或怕麻烦的冲动

2.恢复自制力储备

  • 当休息不是选择时,还有其他策略能帮助你恢复自制力。其中一种方式就是之前提到过的“目标感染”。就如我们看到他人追求某个目标时会被传染一样,想到那些有好几吨自制力的人也能使你被传染上自制力
  • 除了运用目标感染策略以外,你还可以通过放松自我来补充自制力。我的意思是建议你给自己找些好心情
  • 礼物带来的好心情迅速使自制力储备恢复到原位。在另一个用看喜剧视频改善心情的实验中我们也看到了同样的效果
  • 其实任何让你振奋的事都能快速恢复你的自制力
  • 自制力至少一部分是通过血糖来产生作用的,摄取糖分至少能暂时复原你的自我调节能力。当人们的自制力消耗一空后,喝下一杯含糖饮料(不能使用代糖)能恢复自制力,所以当你需要振奋意志时,不妨想办法提高血糖量。请记住很重要的一点——蛋白质与复合碳水化合物能使血糖在身体里保持更久的时间

3.面对消耗一空的自制力

  • 面对诱惑干扰,停止于开始之前,这是降低对自制力需求的绝佳方式
  • 别忘了“为什么”式思考(放眼长期计划、价值观和理想),还有“自我监控”(对理想状态和现实情况进行对比)也是抵抗诱惑的极佳策略
  • 不要同时进行两件需要强大自制力的事。至少在你有选择时请避免这种状况,因为这只会给自己找麻烦
  • 还有一个策略能帮助你找回完全丧失的意志,那就是犒劳自己

4.警示:别冒无谓的险

  • 不要过度自信,过度自信是危险的,因为有些错误是一旦注意到就能被避免的,而过度自信使人容易忽视它们

第11章 聪明的乐观着–让信心切合实际

1.总看到生活的光明面

  • 乐观有很大的益处
  • 另外一个不那么众所周知的乐观优势与如何安排目标的优先顺序有关。总有一些目标对我们很重要但对他人却不一定如此,而恰恰是这些目标对我们的人生产生着最深刻的影响,能带给我们最大的个人回报
  • 若想得到尽可能多的快乐,你必须在重要的目标上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和热情,并在必要的时候牺牲一些次要目标
  • 乐观者还对周遭环境中的正面信息尤为敏感。他们更容易看到乌云周围的一线光,使困境好过一些。因为他们总是能看到事物好的一面,也就对处理生活中的颠簸起伏尤其在行

2.但也要提防着黑暗面

  • 因为乐观者觉得自己最终会成功,他们较少考虑行为产生的所有后果。他们准备得较少,冒的险却较多
  • 悲观者总是期待最糟糕的结果,所以他们会为各种可能性做出准备,包括最坏的可能。
  • 麻烦最多的一种乐观便是不切实际的乐观,其实是完全失去了看清客观现实的意愿
  • 不切实际的乐观是既没有效果又危险的,基于实际的乐观是达成诸多目标的关键,而两者的不同在于乐观背后的原因。
  • 当你认为自己能通过努力、计划和相应的策略对局面有所控制时,你的乐观是基于实际的。这种乐观带给人能量和动力。
  • 不过如果你的乐观来源于不在你控制范围内的原因,例如某种固定的能力或运气(“我会成功因为我比别人聪明”或者“我会成功因为我做事总是很顺”),那么你终将害了自己。很有可能该准备的事你没有准备,逆境中该坚持时你却早早放弃了

3.增加乐观精神

  • 首先,可以借鉴心理学家在实验中运用的“归因再训练”方法,大多数人对成功的概率不确定是因为他们怀疑自己的能力,而这种想法往往是错的。挑战一下你的假设,比如:达到目标真的与能力有关吗?或许勤奋、困难中的坚持以及好的策略更重要?如果是后者(往往如此),那么达标就完完全全在你的控制范围之内了。或许想想曾达成同样目标的榜样会对你有所帮助。你会发现高成就者毫无例外地也需要努力和计划,而这点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 其次,你还可以翻出过去的一页来给自己增加信心。回想过去的成功经验——你面对的挑战以及征服挑战的策略
  • 第三,用“如果……就……”计划随时识别并战胜任何消极的想法。比如:“如果我开始怀疑自己,我就要告诉自己为何可以胜任。
  • 第四,构想成功,构想的是成事的方式和步骤而不是成功本身,那么这种“构想”就是及其有用的。在脑中模拟成事的过程而非期待看到的结果,不仅能给你更乐观的展望,还能让你更好地做计划和准备

第12章 打得了持久战–懂得坚持,适时放弃

  • 其实懂得何时放弃一个目标也是幸福、健康地活着的关键

1.怎样才能坚持不懈

  • 正如有些人的自制力多一些一样,也有一些人在困难中坚持得更长久。心理学家安杰拉·达克沃思把这种特质叫做“耐磨度”
  • 耐磨度,也就是坚韧度,是长期投入与坚持的混合体
  • 如自制力可以被锻炼一样,如果愿意的话,你也能提高在困难面前坚持的能力。如果你现在不怎么坚韧,你可以学着变坚韧。
  • 第一,你可以选择能使你自然更加坚韧的目标。“进步”目标注重进展与进步,而不在乎表现是否完美、他人是否认同。这种目标能给予你成就感和乐观精神,不论前路还有多远。这是增强坚韧度的极佳方式
  • 追求自主选择的目标或因目标本质而选择的目标也能增强你的坚韧度
  • 另一种增强坚韧度的方式是正确总结失败的原因
  • 如果你相信表现不佳是因为你没有尽最大努力使别人明白你的想法,或者表达方式有问题,那么你感觉糟糕的可能性会小很多,程度会低很多,也更有可能试图解决问题、继续尝试。而这恰恰就是坚韧了

2.亚洲人的不同

  • 亚洲儿童被直接教导“成功靠努力和坚持”的道理,这也解释了他们为何在需要决心和长时间练习的数学和科学学科里名列前茅

3.懂得何时放手

  • 有两个从目标中脱离的好理由(都与能力无关)。首先,每天时间有限——由不得你选择。纵使你能有天大的本领,也无法拥有所有的资源——你的精力有限、时间有限
  • 第二,代价过大是另一个放弃的好理由
(1)成功放弃目标需要两个步骤:
(a)第一,你要决定放弃是否是最佳的选择。试着回答下列问题(写出答案或许对你有帮助):
1
2
3
4
5
1.我为什么觉得达成这个目标有困难?哪个因素能使我更加成功?
更多的时间 更多的努力 新的策略 专家的帮助 更强的自制力 更好的计划
如果答案是“我不行,我做不到”,那么你错了,请再回答一次。
2.我能做到达标所需的行动吗?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能得到需要的帮助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你需要考虑放弃目标了。
3.做这一切行动是否代价太大?我是否会因此闷闷不乐?是否需要放弃其他重要的目标?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你需要考虑放弃目标了。
(b)第二,你需要找到一个取代的目标

第13章 给予适当反馈–批评和表扬的策略

1.当表现不尽如人意时

  • 当我们把欠佳表现归咎于广泛能力(“我对数字不在行”)而不是具体技巧(“我得重温统计学”)时,我们更容易失去信心和进步的动力。
  • 应告诉他们具体该从哪些方面改进(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怎么说等)
  • 自信程度低的人更容易笼统地理解负面反馈
  • 当我们觉得事态不在控制之中时我们会悲观甚至抑郁,反之,有控制能力时我们会更自信、更乐观。所以当你提出批评时,千万确保不要剥夺对方对自身表现的掌控感
  • 帮助学生或职员找到改进方式与意识到哪里出错同样重要

2.当表现尽如人意时

  • 我们被赞美后通常会更加热爱所做的事,更主动地投入。另一方面,赞美也会制造不必要的压力,使人们过于注重表现的维持,不敢冒险,也会削弱自主意识。
    (1)良好表现的反馈必须基于五个准则
  • 准则一:赞美必须真诚——或者至少听起来是真诚的,注意:赞美不要过于概括化
  • 别夸一个人努力,当他没有努力时;别夸一个人有能力,当他只不过刚刚起步时
  • 赞美之词请避免泛滥,让人们知道你只有在看到优秀表现时才会真心给予赞美——当然,对当之无愧的赞美请决不要吝惜
  • 准则二:你的赞美要着重于对方控制范围之内的因素
  • 重点是要避免单独对能力提出赞美——只要你还赞美了努力与成功运用才能的策略,那么夸奖能力便没有问题了
  • 准则三:当你给予赞美时,切勿把对方与他人做比较
  • 当学生和职员明确得知自己的表现将被与他人比较时,他们更注重于表现自我——以证明自己的技能,而不是发展那些技能。当得到的赞美侧重于与他人的比较时,我们会太过注重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形象,于是只顾忙着继续证明自己。而这会影响我们今后的成绩
  • 赞美应该侧重于自我超越,而不是和其他人的比较
  • 准则四:表扬不能剥夺对方的自主感受
  • 准则五:表扬必须传达现实的标准或期望值
  • 鼓励学生或职员去树立有难度却可触及的目标才是更好的方式
  • Copyrights © 2015-2021 Movle
  • 访问人数: | 浏览次数:

请我喝杯咖啡吧~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