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精进 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一.时间之尺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时间

1.活在全部的现在,从当下出发,联结过去和将来

(1)不同场合 不同视角
  • 第一种是积极过去视角,具有这种视角的人总以积极的心态往回看,他们是怀旧的,经常怀念过去美好的事情,珍视亲情和友情,对已经拥有的东西怀有感恩之心。但这样的人容易忽视当下的快乐
  • 第二种是消极过去视角,具有这种视角的人总以消极的心态往回看,他们经常回忆人生中的负面经历,沉浸在以前的伤害中无法自拔,因而出现心理问题的风险比较大
  • 第三种是享乐主义视角,具有此种视角的人总以享乐的心态看待当下,他们认为及时行乐是第一要务,回首过去和展望未来都无太大必要,尽情享受当下便好了。他们的幸福感比较高,但出现成瘾行为如吸烟、酗酒或暴饮暴食的风险比较大
  • 第四种是宿命论视角,他们对现时发生的事情感到无能为力,认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自己只能顺从和忍受外界的安排
  • 第五种是未来视角,他们具有前瞻性,更关注有待完成的目标和任务。为了完成未来的目标,他们愿意舍弃当下的享乐,时间的利用更有效率,因而更容易取得比较高的成就。但是由于一直为未来担心,所以幸福感并不强
(2)多采用积极过去视角,享乐主义视角和未来视角,并且在三者中取得平衡
  • 在工作场景中以未来视角为主是合适的
  • 积极过去视角适合在与家人一起时引发
  • 当自己疲惫时,采用享乐主义视角
  • 用未来视角工作,用享乐主义视角生活
(3)建议
  • 生活在当下——不瞻前顾后,不左顾右盼,不患得患失;
  • 严肃地对待时间——审慎、郑重地思考时间对我们的价值并用好它;
  • 留意自己拥有的空间并享受它——找到自己的“独享时刻”,不要疲于奔命;
  • 反思自己和其他人的时间视角——认识到自己和他人时间视角的异同,换位思考;
  • 从现在出发联结过去——过去并没有远去,它对今天仍具有意义;
  • 并不完全沉浸于过去——比过去更重要的是现在;
  • 制订实现目标的计划——未来视角让我们的行动更加有序;
  • 平衡计划和非计划时间——由于随机性和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我们的生活并不能完全被计划,平衡计划和非计划就是在未来视角和现在视角之间找到平衡点;
  • 视未来存在于当下——未来并非遥不可及,它就出现在即将到来的每一分每一秒;
  • 对未来保持积极的态度——既然未来难以预测,那么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它能让我们在当下更有行动力。

2.对五年后的自己提问,如何解决远期未来与近期未来的冲突

(1)两种未来视角下的思维差异(近期未来与远期未来)
  • 未来的几个小时,几天,几周可以说是近期未来,未来的几年则是远期未来
  • 远期未来的视角下,人们倾向于用抽象,概括的方式去思考,远期未来视角下的想法常常缺乏细节,更多考虑的是这件事情对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 近期未来视角下,人们更容易到具体的情境中去考虑,想的更多的不是“要不要做”,而是“怎么去做”
(2)处理“近期未来”和“远期未来”可以采用两个策略
  • 是远期未来的目标更加具体化,情境化和可实施
  • 降低近期未来中的“非期望行为”的便利性,主动增加挑战的难度

3.我们总是在重复地抓起沙子,把时间花在值得做的事情上

(1)如何评判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 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评估:
  • 一是这件事在当下将给我带来的收益大小,简称为“收益值”;
  • 二是这项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简称为“收益半衰期”,半衰期长的事件其影响灰持续较久
(2)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大多数事情都可以从这两个角度来衡量,由此得到由这两个角度组合成的四类事件
  • 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找到真爱;学会一种有效的思维技巧;与“大牛”进行一场意味深长的谈话。
  • 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买一件当季流行的衣服;玩一下午手机游戏;以“扶墙进、扶墙出”的方式吃一顿自助餐。
  • 低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练一小时书法;背诵三首诗;读懂哲学著作的一个章节;多重复一组技能练习;认真地回复一封友人的邮件。
  • 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挑起或参与一次网络掐架;漫无目的地刷微博;使用社交软件窥视陌生人的隐私。
(3)少做短半衰期事件,“采铜法则“,这个法则暗含着两层含义:
  • 收益值的高低无关紧要,只要不是短半衰期的事情,只要这个收益可以被累加,就尽管去做。
  • 不要只盯着那些“高大上”的事情。一些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只要对你有长期的益处,仍旧可以去做。
(4)长半衰期事件指南
  • 积累可信的知识
  • 训练实践技能
  • 构建新的思维模式
  • 提升审美品味
  • 反思和总结个人经历
  • 保持和促进健康
  • 建立和维持相互信任的关系
  • 寻找和获得稀缺性资源
  • 探索、提出独创性的构思或者发明
  • 获得高峰体验
(5)辨别生活中的信息噪音
  • 过滤掉信息噪音,少读片段化的信息

4.“快”与“慢”的自由切换,为什么我们的时间永远不够用

(1)工作要快,生活要慢
  • 尽可能求快的事情:做家务等体力劳动,完成常规的事务性工作,完成简单的执行性任务,常用商品的线上线下购买,注定无法达成共识的争吵和争论等。
  • 尽可能求慢的事情:与家人共度闲暇时光,欣赏艺术作品,自我反思,思考重大决策,创造性活动中的酝酿过程,为一个挑战性任务做好准备等
(2)提升事件的使用深度
  • 减少被动式休闲的比例,保持至少一项长期的业余爱好

二.寻找心中的“巴拿马” 如何做出比好更好的选择

1.从终极问题出发 以人生最高目标作为第一原则

(1)更高的标准,才会有更好的选择
  • 一个成熟的人,他的标准来自于他的内心,而大多数人,却受环境所左右
  • 我们应该给自己设立更高的标准,而不是随着环境随波逐流
(2)你内心真正的渴望是施什么
  • 最高目标,并不是指那些可以被度量且数量力求最大化的目标,而是指从整个人生来看最有意义和最有价值的目标
  • 要找到自己的最高目标
  • 为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我们就可以发现更多更好的选项,做出更加完美的决定

2.逃离隐含假设的牢笼 发现人生中的更多可能选项

(1)我们是如何走入两难困境的?
(2)当我们在人生中遇到某个无法摆脱的僵局时,先不妨试试这三步:
  • 1.找出潜意识中的隐含假设;
  • 2.识别隐含假设中的不合理性,进行校正;
  • 3.形成新的更灵活的思维框架,在此基础上思考出“可能选项”并进行尝试。
(3)四种最普遍的隐含假设
  • 第一个典型的隐含假设是“赛道假设”。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就是赛道假设的体现
  • 第二个隐含假设是“低关联假设”。暗自认同这种假设的人认为,人生的种种经历之间相互独立,不存在什么关联
  • 第三个隐含假设是心理学中讲的“僵固型心智”(fixed mindset)。暗自认同这种假设的人会用一种固定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能力,其中很多人会认为自己的天赋不够,或者智商平平,于是在遇到一些挫折时就自怨自艾,失去了继续努力的勇气。与之相对的是“成长型心智”(growth mindset),拥有这种心智的人认为智力和才能是可以通过努力不断增长的,因而并不惧怕短期的失败,反而会愈挫愈勇,这样的人往往能获得更高的成就
  • 第四个隐含假设是“零和博弈”。暗自认同零和博弈假设的人,在人与人的竞争中,更倾向于从别人那里争夺利益,而很少去构想双赢的方案。
(4)新的思维框架,探寻新的可能:三大思维框架,一是“目标悬置”,二是“能力嫁接”,三是“特性改造”
  • 目标悬置,就是把你的目标停下来,放一放,并不是放弃,而是悬置
  • 能力嫁接,能力是可以迁移的,某一领域的能力,也可以在某些其他领域有用武之地
  • 特性改造,改造自己的工作,包括挑战时间分配,优化工具,改善与同事的关系,影响上司的想法活思路;改造“爱好”的常见方法就是把对一件事情的“消费型兴趣”升级为“生产型兴趣”

3.克服天性中的选择弱势 选择太多怎么办?

  • 运用精细化思考来克服天性中的选择弱势
  • 其常用方法是维度分析法

4.人生是持续而反复的构造 校正选择,做出建设性的改变”

(1)不要因为预设规则,而放弃个人追求
(2)重新选择,并不用全部推倒重来

三.即刻行动 最有效的,是即刻行动

1.“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不管怎样,只要开始就好

2.精益创业的行动启示 把“未完成”变成“已完成”

(1)一个人的“最小化可行产品”是什么
(2)产品的概念
  • 1.“产品”不是过程,而是结果;
  • 2.“产品”不是对原料、素材的简单堆积,而是对它们结构性的整合和组织;
  • 3.“产品”不是创制者锁在自己保险箱里的东西,而要能被其他人使用和检验;
  • 4.“产品”能独立对世界产生影响,它应该能创造出正向的价值,使人受益;
  • 5.“产品”也是一种媒介。
(3)我们永远无法完全准备好
(4)把批评当作一种信息对待
(5)对产品不断修正
(6)精益创业的方式去走向人生的成功,便要做到这三点:
  • 1.克服“过度准备”的惯性,向前一步,把未完成的事情完成;
  • 2.克服“自我防卫”的心态,乐于接受反面意见并加以慎重地审视;
  • 3.克服“沉没成本”的固执,有勇气否定并重新构造自己的产品。”

3.像Photoshop一样分解任务 从工作的核心区开始

(1)“核心思考区间”的工作不可中断
  • 任务转换”的转换消耗是十分巨大的
  • 任务分解的“三明治模型”,拿到任务后,先找到这个任务的核心思考区间,先啃硬骨头,后面再轻松扫尾
(2)对不同认知类型的工作分层处理
(3)集中处理同性质的工作

4.三行而后思 在实践中,通过复盘积累智慧

(1)行动先于思考的价值
  • 从理论出发不一定能指导实践,只有在实践中通过反思积累的知识才能指导实践
  • 先行动后反思,可能会反过来发展我们的认识
(2)我们应该如何反思
(a)信息
  • 在做这件事时我利用了哪些信息?其中哪些信息是最关键的?
  • 这些信息是从哪些渠道中得来的?哪些渠道被证明是很有价值的?
  • 我可能遗漏了哪些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怎么得到?
(b)预期
  • 在做事之前,是否对事情的过程和结果形成了正确的预期?
  • 我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预期?是什么造成了预期和事实之间的偏差?
  • 我的预期是否促进或者阻碍了事情的进程?今后应该如何管理自己的预期?
(c)结果
  • 怎样描述这件事的结果?怎样评价这件事的结果?
  • 在描述和评价这件事的结果时我用了哪些指标?这些指标是否需要改进?
  • 结果需要哪些改进?如何改进?
(d)进度
  • 事件的进度合适吗,是太快了还是太慢了?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 当进度出现问题时使用了哪些手段进行干预?效果如何?为什么效果理想或者不理想?
(e)工具
  • 在完成这件事情的过程中,我使用了哪些工具?
  • 哪些工具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哪些工具起到了阻碍作用?
  • 如何改进现有的工具使其发挥更好的功效?
(f)情绪
  •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的情绪状态是什么样的?是否出现过情绪失控的情况?是什么引发的?
  • 我是否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在这期间使用了什么方法?是否需要改进?
(g)阻碍
  •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哪些阻碍?其中最重大的阻碍是什么?
  • 我是如何应对这些阻碍的?取得了什么效果?
  • 这些阻碍中哪些会长期存在?我需要通过什么持续的努力来减少这些阻碍?
(h)优势
  •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发挥了什么样的优势?是否有什么优势还没有利用和发挥的?
  •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的主要收获有哪些?我的哪些知识和能力得到了提升?
  • 我可以向做同类事情的其他人学习什么?他们有哪些优势是我不具备的?
(i)缺憾
  •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的遗憾有哪些?最大的遗憾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个遗憾?
  •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暴露了哪些缺点?其中哪些缺点是必须且迫切需要改正的?
  • 关于这件事,别人对我有什么批评和评价?他们的批评有哪些可取之处?
(j)意义
  • 这件事对我来说最大的意义是什么?对我的短期生活和长期生活分别有什么影响?
  • 这件事对周围人、对社会、对整个世界和对地球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 我发现了哪些意想不到的意义?
(3)及时反思,梳理反应链于意外现象
  • 保证及时性,反思一定要及时,及时的意思是,在做完一件事之后几分钟内就开始反思,因为这个时候你的记忆中保存了大量事件相关的细节,你记忆中的遗忘和扭曲是最少的,于是你的反思就会忠实于事情的原貌。
  • 梳理“反应链”,反思一件现实发生的事情时,我们也应看到这件事它是如何开始、如何发展、如何转折、如何结束的,它背后的动因、阻力以及关键节点是什么,这些相关的因素又是如何串联起一条完整的“反应链”的
  • 注意意外现象,关注意外事件就是打开我们认知局限性的方法

四.怎样的学习,才能够直面现实 如何成为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

1.找到一切学习的向导 好的学习者,首先要向自己提问

2.不要只做信息的搬运工 通过解码,深入事物的深层

3.技能,才是学习的终点 你能够调用的知识有多少?

4.分离的知识,难以解答真正的现实 让不同的知识发生化学作用

五.向未知的无限逼近 修炼思维,成为真正的利器

1.大脑需要“断舍离” 简化,是清晰思考的前提

2.迎接“灵光乍现”的时刻 让潜意识为你工作

3.思考可以有自己的形状 将思维转化为图像

4.世界上没有轻而易举的答案 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做到周密思考

六.努力 是一种最需要学习的才能 不断优化你的“努力”方式

1.努力本身就是一种才能 努力需要有效的策略

2.没有突出的长板最危险 专注发展自己的优势才能

3.你是“差不多先生”吗? 绝不苟且,才能做到极致

4.挑战是设计出来的 不断为自己设计“必要的难度”挑战

5.不痛苦地坚持到底 只有深入下去,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兴趣

七.每一个成功者,都是唯一的创造成功,而不是复制成功

1.“学渣”与“学霸”都不是好选择 做一个主动探索的学习者

2.从“游乐场”到“荒野求生” 怎样从大学走向社会?

3.独特性,就是最好的竞争力 请坚持你的与众不同!

打赏
  •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Copyrights © 2015-2021 Movle
  • 访问人数: | 浏览次数:

请我喝杯咖啡吧~

支付宝
微信